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灌水模式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证明,本地区只浇一水产量为350 kg/亩,比浇2水和3水减产显著,不同的浇三水模式以造墒水保苗效果更好。灌水对小麦最终成穗相关不密切,但是对穗粒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对株高和生育时期影响显著。本地区三水的灌溉为不充分灌溉,小麦需要的水分除3次灌溉补充180方水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取110 mm的土壤存水。小麦生产的水分效益在0.85~0.88 kg/mm,二水的效益最高,但产量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在我国北方区于早春利用塑料大拱棚加代技术,对花生种子进行一年两季高倍繁育,使花生年繁种系数大幅度提高,较好地解决了花生新品种繁殖系数低,推广速度慢的技术难题,是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低成本花生良种繁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田间不同密度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潍花8号6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10 500~11 000墩(2粒/墩)。  相似文献   
4.
设置开花及花后8、15、22天灌水与不同灌水量组合成6个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最佳灌水量为84 mm,最佳灌水时段为开花至开花后15天,最佳灌水组合为开花后8天+开花后22天,最高产量(666.7m2理论产量514 kg)的灌水组合为开花水+花后8天+花后15天,最高产量灌水组合并非最佳产量灌水组合,因其比较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潍麦7号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生物学特性作统计分析,研究潍麦7号丰产、稳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潍麦7号表现出丰产、稳定及适应性好的优点,但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地区)的不同,其产量、生态适应性又不尽相同。在推广种植潍麦7号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其产量三因素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潍麦7号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潍花8号花生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潍花8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根据其生育特点,结合花生生产实践,经优化组装提出了以深耕改土、配方施肥、规格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和安全防控病虫等为主要内容的高产、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潍花11号是潍坊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花生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东省审定。本文简要介绍潍花1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