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陈薇  武欣  高斐斐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1):43-45, 49
为探索分级淡化技术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适用情况,采用实验室试验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新疆吐鲁番地区凡纳滨对虾虾苗淡化涉及的人工海水调配和淡化速率两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在淡化起始盐度(5.0)及培育方法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吐鲁番当地盐湖的卤水直接调配海水,虾苗的淡化存活率仅为5%;采用市售海水晶调配海水和课题组自行调配的人工海水,虾苗淡化存活率分别为53.7%和65.3%。试验结束时盐度0.5,虾苗初始体长1.0 cm,出池虾苗体长2.0~2.5 cm,试验周期12 d。分别在5、8、10 d内将水体盐度由5.0淡化至1.0,淡化5 d组、8 d组、10 d组虾苗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52.5%、68.0%、84.7%,虾苗的存活率与淡化速率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分级淡化技术适用于新疆地区凡纳滨对虾淡水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长期以来,内陆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虾苗主要来源于南方沿海一带,苗种质量良莠不齐,且经过长时间的运输,成活率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在淡水养殖区域开展南美白对虾育苗。我们于2016年在上海市开展了海水晶和盐卤两种方法配制人工海水培育南美白对虾对虾幼体试验,以期为在淡水养殖区域开展南美白对虾育苗提供参考。一、材料和方法1.育苗池育苗池(长5米×宽5米×高1.3米)6口,分别标为  相似文献   
3.
在混菌发酵条件下,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不同添加比例对豆粕营养价值的影响,观察发酵前后豆粕蛋白和水溶性总肽含量、氨基酸和蛋白质结构组成以及植酸含量的变化。试验按照菌种配比不同设为4组,分别是:V(枯草芽孢杆菌)∶V(啤酒酵母)=1∶1(Ⅰ组),2∶1(Ⅱ组),1∶2(Ⅲ组)和未发酵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未发酵试验组相比,3个发酵试验组的蛋白含量出现显著增加(P0.05),以试验组Ⅰ增加率最高,为14.09%,而3个发酵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发酵后豆粕蛋白质分子量变小,水溶性总肽含量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显著上升,而植酸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以试验组Ⅱ变化最大,水溶性总肽增加了678.47%,植酸降低了38.81%;(3)与未发酵试验组相比,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试验组Ⅱ增加率最高,为256.0%,其中以Ile、Leu和Phe含量增加最多。总之,当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进行固态发酵时,豆粕的营养价值得到较高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淡水水族箱添加硝化细菌制剂后,监测水体中水质及异养细菌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硝化细菌处理的水族箱水体pH值的变化幅度更小,在试验第2天后NH4+-N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在试验第11天后基本上检测不出NO2--N;在异养细菌总数方面,对照与添加硝化细菌处理有显著差异,对照的细菌种群多样性更高。添加硝化细菌对降低淡水水族箱中NH4+-N、NO2--N浓度效果显著,最适添加浓度为1.46×108CFU/L。  相似文献   
5.
郭旭  陈晨  戴习林  王文雁  高斐斐  华雪铭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2-109612
为研究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后,饲料中赖氨酸(Lys)含量变化在凡纳滨对虾机体内的响应调控机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0.75%和1.00%的晶体赖氨酸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记为Lys0、Lys25、Lys50、Lys75和Lys100。选择初始体重为(2.0±0.1) g的凡纳滨对虾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饲养结束后对生长性能、肌肉粗蛋白和脂肪含量、肝胰腺健康程度差异显著的Lys0组和Lys75组对虾肝胰腺进行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以Lys0作对照,Lys75组共检测出2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有2个代谢物下调,26个代谢物上调;对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7种差异代谢物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筛选出4条比较重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类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Lys75组对虾肝胰腺中胆碱显著下调,γ-丁甜菜碱双加氧酶表达显著上调,己糖激酶基因和乙酰胆碱酯酶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研究表明,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对虾肝胰腺中脂肪酸的β氧化供能,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也能保护对虾肝胰腺健康,促进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全氟辛烷磺酸对鱼类胚胎的毒性作用,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全氟辛烷磺酸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致畸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全氟辛烷磺酸对斑马鱼胚胎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81、6.58、3.44、2.67μg/mL,安全质量浓度为0.27μg/mL,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为高毒。全氟辛烷磺酸质量浓度越高,胚胎孵化率越低、死亡率越高,并伴随明显的心率增加、行动迟缓等现象。在全氟辛烷磺酸胁迫下,斑马鱼胚胎发育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畸形现象:囊胚期(2.7~6.0 h)出现卵凝结,卵黄细胞隆起不明显;原肠胚期(6.6~10.6 h)出现卵黄外突、原肠外突和卵凝结;分裂期(12.1~23.8 h)胚胎尾部畸变和卵黄囊异常;成形期(23.8~52.1 h)胚胎出现心肌肿大、心率不稳、后静脉血流减慢或停止、脊椎和尾部弯曲、色素沉积减少等现象;孵化期(54~80 h)幼鱼出现明显的尾部萎缩和曲折、色素沉积减少、脊椎弯曲、心包腔肿大等现象。当全氟辛烷磺酸质量浓度为1.00~1.58μg/mL时,其致畸作用相对较弱;质量浓度在2.51~10.00μg/mL时,会诱导胚胎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