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的松茸生长土壤微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松茸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PLFA)分析了黑龙江省松茸生长地246 m(山下部)、397 m(山中部)、531 m(山上部)和659 m(山顶部)不同海拔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表现为山中部>山上部>山顶部>山下部,且差异显著(P <0.05);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细菌比值和磷脂脂肪酸总量表现为山中部>山上部>山顶部>山下部,但山中部与山上部差异不显著(P >0.05);放线菌表现为山上部>山中部>山顶部>山下部,且差异显著(P <0.05);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表现为山顶部>山下部>山上部>山中部,但山中部和山上部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为山中部>山上部>山顶部>山下部。经主成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穆立蔷  刘立平  马大龙 《林业研究》2010,21(1):77-80,I0003
设置7个萃取温度(25,35,45,55,65,75,85。C)和萃取时间(30,40,50,60,70,80,90min)来选择超声提取紫椴花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紫椴花中的多糖含量进行了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52min。经蒽酮—硫酸显色,于580nm处测定,其多糖的含量为9.74%,RSD=0.47%(n=3)。此测定方法简便,样品溶液在4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9.48%±1.01%,RSD=0.112%(n=3)。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襄汾县土壤中Mn、Zn、Cu、Cr、Ni 5种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与磁化率的相关性、污染状况。[方法]通过对襄汾县主要土壤类型褐土下的7个土种剖面取样分析,并且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襄汾县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7个土种剖面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布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在0~20 cm范围内有明显的富集现象,20 cm以下各元素含量出现波动,土壤中Mn和Cu、Cr、Ni来自于同一污染源,Zn则可能来自于其他人为活动污染源。[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磁化率、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的联系,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指数均小于1.0,襄汾县土壤未受到污染,尚属清净,适合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临汾市郊农业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及大量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化规律,为其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大量的土壤养分分析数据,通过实测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6个肥力指标的含量,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在尧都区6种土壤肥力指标中,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的块金值、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0.931、0.839、0.866,表明具有弱的空间相关性;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C0/(C+C0)值分别为0.663、0.666、0.729,表明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养分分布特征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表现为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布表现为中心高四周低,有效磷中心呈破碎的散块,速效钾则呈以汾河南部为中心的扩散状。[结论]在施肥过程中,农户应充分考虑土壤的本底差异,避免盲目地平均施肥。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年限苹果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影响。【方法】选取吉县1年、6年、8年、11年和19年苹果园的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及水溶性盐含量在不同深度土层(0-20cm、20-40 cm、40-60cm)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速效钾和全氮在上层(0-20cm)和中层(20-40cm)、有效铁在上层也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深度土层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变化的趋势与土壤养分基本一致,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也与土壤有机碳、有机质、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呈显著相关。【结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大致呈现生长前期下降而盛果期上升的现象,这与当地果农对果树不同时期重视程度有关,对生长前期果树的施肥管理亟待加强。土壤酶活性受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有效磷、有机物含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酶活性可以作为评判果园土壤生物活性及表征果园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松茸适生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东宁、鸡东、东京城地区松茸的生长条件、共生树种、松茸发生林分的生态环境、土壤与地形特征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松茸自然资源和探索松茸半人工模拟栽培技术与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省3个松茸发生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发现:松茸发生地的坡向多为西坡、西北坡和北坡,海拔在370~500m之间,植被稀疏、种类相对单一,土壤养分含量偏低,土壤机械组成多为石砾和沙砾,土壤pH值在5.02~5.21之间.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松茸生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间存在一定差异.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范围分别为0.77~1.23、0.62~1.39、1.52~2.58 mg/g,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山上部最高(9.37mL/g)、山顶部最低(5.85 mL/g),且不同海拔间差异显著;脲酶活性在山下部(0.96 mg/g)显著高于其他样地,山中部和山上部显著高于山顶部(0.51 mg/g);蛋白酶活性在山中部(3.07 mg/g)和山上部(2.98 mg/g)显著高于其他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均为山上部>山中部>山下部>山顶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除纤维素酶)和全磷(除过氧化氢酶)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pH值和全钾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晋南某钢铁厂及周边86个表层土样和90个剖面土样重金属及磁化率的测定,分别对其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地质累积指数法,以山西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衡量,钢铁厂内部表层土壤污染严重且主要污染元素是Pb和Cr,重金属含量高的厂区磁化率值也较高;周边农田土壤Pb的积累相对明显,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土壤中的污染物已经超过本地背景值,部分土样磁化率值明显超过一般褐土的正常磁化率范围。2)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土壤磁化率值总体呈自上而下递减的相同趋势,且两者的垂向变化特征相似。3)运用Arcgis对归一化处理后的土壤重金属评价结果与磁化率值进行的空间描述直观的显示出了污染区域的一致性。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研究区土壤磁化率值与重金属元素Pb,Zn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u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大规模区域调查时,可利用土壤磁化率对重金属的指示作用,选出磁化率变异重点区域后再进行化学分析方法测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赤松幼苗外生菌根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的观察,发现了24种外生菌根,并研究了外生菌根发生的模式、不同的外生菌根沿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幼苗年龄对菌根类型变化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地区的幼苗一般共生1、2种菌根菌;在高海拔地区则有2、3种菌根菌。共生3、4种菌根菌的幼苗随着海拔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我们发现菌根的类型和菌根出现的频率变化是一致的,它们都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而不是受幼苗年龄的影响;同时海拔高度还影响着同一株幼苗上的外生菌根类型的变化。在同一幼苗上的菌根多样性对于幼苗生长之初非常重要,土壤营养对幼苗的限制是随着幼苗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分析了菌根多样性产生的原因;由于菌根菌共享的根系数量减少,就会引发菌根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这就导致了在同一根系里多种菌根共生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