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粳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地区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粳稻品种(系)在湖州、诸暨和余姚等3个不同生态地区种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省新育成粳稻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5%左右,品种(系)间、地区间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增高。开展直链淀粉含量育种,以多点试验为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以柴、煤为燃料热源,由热风炉、锅炉等供热的粮食烘干机逐步被禁用淘汰,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粮农反映强烈。为此,笔者开展了专题调查,先后走访了多家规模种粮主体及有关部门。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湖州市大部分烘干机以柴煤炉为热源,农户反映烘干机热源改造和更新费用太大,相对粮农收益来说难以承受。为进一步稳定粮食产能,控制大气污染,建议由各级政府统一对粮食烘干机械进行改造,出台限用政策,同时增加热源设施补贴项目,积极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粮油生产主体等购买新型烘干机械。  相似文献   
3.
“湖251”是湖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大穗半矮身型晚粳稻新品种.2003~2005年经各地试种,表现熟期适中、茎秆坚韧、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相好、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北地区作晚粳稻各种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4.
“秀优5号”是嘉兴市农科院选用110A/XR69配制而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3年引入我市试种,2003、2004年参加我市单季晚稻杂交粳稻联合品比试验,并进行多点试种示范。经3年试验示范,该杂交组合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生长清秀、结实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我市作单季稻种植。1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11个粳稻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进行自然鉴定,并进而用一个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紧密连锁的RM209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春江051、丙00502SJ、丙00502HSF47、HGP5和HPG6共5个水稻品种(系)检测到Stvbi-抗性基因,其中丙00502HSF47田间表现感病,其它4个品种(系)均表现出良好的田间抗性。Z5、HGP3和HGP4虽未检测到Stvb-i抗性基因,但也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性,推测这3个品种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具有其它某种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浙粳29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与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粳稻新品种。经2006~2008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青秆黄熟,适宜在浙江省湖州市及其生态条件相仿的晚粳稻区推广种植,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审定。高产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促足穗,科学施肥促长势,及时防治病虫,适时收割。  相似文献   
7.
"沪油21"是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国审新品种,具有单株增产潜力大、品质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浙江南浔地区从2008年开始引种,研究了利用鱼塘塘基种植"沪油21"的高产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推广这一技术,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措施及高产构成因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稻褐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水稻褐飞虱的防治,从稻褐飞虱生活习性、生物型变化、褐飞虱造成的危害及大发生征兆等方面入手,了解稻褐飞虱的概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稻褐飞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湖粳640是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多代杂交选育出的常规晚粳稻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为单双季兼用,常规栽培、轻型栽培兼用,米质中等,产量高,稳定性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氮素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颇广,但籼粳杂交稻强弱势粒蛋白组分的积累动态、蛋白质分布及其对氮素的响应鲜有报道。以两个籼粳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17)为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即N0(不施氮)、低氮(100 kg·hm-2)、中氮(200 kg·hm-2)和高氮(300 kg·hm-2),比较了产量、粒型、强弱势粒干物质积累与贮藏蛋白的积累特征。结果显示,施氮显著提高两品种的产量以及蛋白质含量,但品种间对氮素响应存在差异。甬优12在低氮下就能获得较高产量,且其蛋白质积累对氮素响应也较稳定,能实现高产优质的平衡。低氮对粒型无显著影响,高氮显著降低长宽比,导致粒重轻微下降。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积累过程存在此起彼伏的现象,从而维持总蛋白的相对平衡。弱势粒蛋白质含量高于强势粒,但因其粒重小导致总积累量仍然低于强势粒。贮藏蛋白主要富集在籽粒外层胚乳中,甬优17对氮素响应较甬优12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为籼粳杂交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