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52篇
  124篇
综合类   1004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95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揭示黄芪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物质基础及靶点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同时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收集PRRS相关宿主基因,最后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从黄芪筛选出的17个潜在活性成分中,有14个潜在活性成分共计65个基因靶点与PRRS相关宿主基因交叉,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潜在活性成分可能对治疗PRRS有重要作用,TNF、IL8、TP53、IL6、IL10、IL1B、JUN等45个蛋白靶点间存在相互作用。此外,黄芪治疗PRRS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外间隙和胞浆等组分,并可能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相关。本研究为临床应用黄芪及其提取物治疗PRRS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评价牛大力种质资源的方法,笔者在广西药用植物园牛大力种质资源试验基地选取10种不同产地的牛大力种质资源进行不同性状的测定,选择5个重要指标进行加权记分,累计综合加权评分分数,作为牛大力种质资源评定的依据。结果显示:钦州牛大力和上林蔓生牛大力2个品种较好,与实际栽培的牛大力优良品种情况相符合。结论:建立了牛大力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稻均衡营养肥对杂交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均衡营养肥对杂交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养分吸收特性,以为精准施肥及秸秆还田养分循环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参数。结果表明,水稻均衡营养肥处理的株高、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穗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稻谷中的总钾、S~(6+)和Fe~(2+)含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总磷、Ca~(2+)和Mg~(2+)的含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总氮含量则基本相同;常规施肥处理的秸秆中总氮、总钾、Mg~(2+)和S~(6+)含量均高于水稻均衡营养肥处理,总磷、Ca~(2+)和Fe~(2+)含量基本相同。均衡营养肥处理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67.8%、60.0%和95.5%,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为32.3%、86.0%和100%。可见,水稻均衡营养肥能均衡的为杂交稻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感官指标、肌肉脂肪酸含量及纤维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皮特兰×长白阉割公猪及母猪各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采用大麦、小麦、玉米及豆粕型基础日粮,亚麻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亚麻油,橄榄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橄榄油,试验共进行80 d。结果显示:不同猪只性别间瘦肉率,背膘厚度和肌肉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阉割公猪背膘厚度、肌间脂肪均高于饲喂同种日粮的母猪,而瘦肉率低于母猪;亚麻油组肌肉中维生素E含量显著低于橄榄油组(P0.05)。不同油脂日粮对各感官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亚麻油组肌肉脂肪中亚麻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橄榄油组(P0.05);亚麻油组显著增加了C18: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的含量(P0.05);橄榄油和亚麻油组中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白肌纤维均显著高于阉割公猪(P0.05),橄榄油组各纤维直径较亚麻油组有所提高。不同油脂日粮及猪只性别对肌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亚麻油提高肌肉n-3脂肪酸的含量或亚麻酸含量。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高于去势公猪。日粮添加橄榄油可以提高去势公猪肌肉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和数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1个长白落叶松天然群体进行三种同工酶遗传方式和连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GOT、MDH和Est三种同工酶遗传表达稳定,分别受4、4、5个位点控制,所有位点都不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美国洛杉矶参加2001年国际茶花会议期间,遇到了美籍华人育种家王大庄先生。他那种情系中华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3月2日,我们随各国代表团去国际茶花协会会员单位罗博特Enrhgee茶花园参观。刚走到这座美丽的私家花园门口,看见一位60岁左右的先生正用英语打听中国代表团的情况。当告诉他我们来自中国时,他非常兴奋,紧紧地握着我  相似文献   
8.
优质鲜食橄榄新品种‘甜榄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甜榄1号’是从大量橄榄实生树中选出的橄榄鲜食新品种。果实梭形,果皮黄绿色,纵横径3.0cm×1.7cm,平均单果重5.5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可食率78.2%。在福建省闽清县,果实于11月中下旬成熟。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清脆,化渣,风味香甜,回味好,鲜食品质明显优于‘檀香’等现有主栽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9.
健康山羊用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经3次攻击(总剂最为11~14ml)后,可获得HI为1:2(11)~1:2(12)的高免血清,该血清在紧急预防和治疗中可获得良好效果:对发病早期(初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之前)的感染鸡.保护率达92%;对症状较明显的病鸡的治愈率为62%.  相似文献   
10.
常山县林场1980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着手改革经营管理体系。经过10多年的努力,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经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生产经营初步建成种、养、加,林工商一体化的格局,形成了一场多制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林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