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化北部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绥化北部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并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以生产上表现较好的2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筛选并研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2011年对25个供试玉米品种进行鉴定,主要选择指标为熟期、抗病及抗倒伏性。筛选出10个同熟期、熟期适中(活动积温在2 300℃左右)、抗性较好的玉米品种,即东农254、绿单1号、绥玉7号、绿单2号、丰单3号、丰单4号、绥玉19、兴垦5号、龙单59和绥玉22。2012年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产量试验。密度小于6.00万株·hm-2时,东农254产量最高(11 840kg·hm-2),其次为绿单2号,并对这两个品种进一步进行密度和栽培方式试验,东农254最适栽培密度为6.00万株·hm-2,绿单2号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二者都不适合高密度栽培。二比空栽培方式、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与常规清种栽培方式均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尤其大垄双行栽培方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绥棱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以品种垦粘1号作为对照,对10个不同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产量及品质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供试所有品种除京科糯387产量较对照低,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各品种品质总评分京科糯2000E、京花糯2017、京科糯2016、京科糯2000、农科糯336高于或等于对照,其余品种低于对照;其中京科糯2000鲜穗产量高,品质好,但株高、穗位较高,倒伏风险较高,建议谨慎种植,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3.
乡糯3是以自育自交系SLN1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SLN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30059。该品种株高285cm,穗位高142cm,成株可见15片叶。果穗长锥形,穗轴白色,穗长18.6cm,穗粗5.4cm,穗行数16~18行,籽粒糯质型、白色,百粒重36.1g。2020-2021年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9573.0kg,比对照金糯262增产9.4%。其果穗甜糯适口、弹性好、风味佳,成穗率高,抗逆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至第三积温带作为鲜食玉米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4.
乡糯 4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 SLN13 为母本、自育自交系 SLN14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于 2023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 20230060。该品种于2020-2021 年参加黑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年平均产量 19159.3kg/hm2,比对照金糯 262 增产 6.8%。其果穗甜糯适口、弹性好、风味佳,成穗率高,抗逆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至第三积温带作为鲜食玉米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5.
6.
7.
海玉14是海伦东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科研所2003年以自选系H20为母本,外引系H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H20是合344与自330的二环系,父本H21是外引不稳定材料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8.
海玉12是海伦东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2—2003年公司内部鉴定中表现优异;2004~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6~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多点次省内异地鉴定试验,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多数育种者都利用晚熟和热带种质资源改良现有材料,以拓宽其遗传基础,提高现有自交系的配合力,组配出具有高产潜力和突出特点的新杂交组合.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是玉米育种的基础,是育种的关键环节.在选育方法上,育种者大都采用二环法、回交转育法、群体改良法和诱变等多种方法,已选育出一批优良自交系用于杂交育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育种者同时也发现,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笔者在8a近24个选种周期中,通过实际工作探索,利用多种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材料组建、血源配比、高代材料的测交、决选材料利用价值和配合力的评估等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控制定向组配复交综合"的选系方法效果比较好.笔者利用这种方法在33个基础群体中已选育出一批具有熟期适宜、抗性好和配合力高等特点的稳定新材料,用这些材料所组配的杂交组合已参加了省预(区)试验,该方法是融二环法、回交法和综合法等为一体的改良方法.现将该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很大一部分在降雨不均或水资源不足地区,为满足此类地区品种需求,对马铃薯开展抗旱性评价。选择20个马铃薯常规栽培品种,在块茎膨大期对其植株叶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成熟期测产,综合评价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胁迫后19个品种减产均达50%以上。测定的5个生理生化指标均与抗旱系数和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的指标。根据5个指标干旱胁迫后的测定数据计算隶属函数值,结合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评价品种抗性,筛选出克新19号、克新21号、成功、克新2号和东农303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