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以双肺转移为首发表现的扁桃体癌1例陈梓宏,李先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工人,因咳嗽半年来诊。患者半年前于"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后热退而咳嗽未止,多为刺激性咳嗽,偶有血丝痰,无胸痛、声嘶。在当地县医院摄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组(33例)和放疗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3D-CRT。放化组分别于放疗第1、4、7周行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放化组CR、PR分别为18.2%和69.7%,而放疗组分别是6.3%和50.0%。两组CR、RR(CR 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放疗组1、2a生存率分别是69.7%(23/33)、48.5%(16/33)和65.6%(21/32)、28.1%(9/32),两组的1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2a生存率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较放疗组明显(P<0.05)。结论3D-CRT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化疗(紫杉醇135mg/m^2,静滴,第1天;卡铂300mg/m^2,静滴,第2天,每21天为l周期,共2—3周期),并与放射治疗(常规分割,DT62—68Gy/3l一34次)交替进行(夹心疗法)。结果:全组CR2例,PRl6例,总有效率(CR PR)56.3%.无严重毒副反应。平均生存期14.5月。结论: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提高近期疗效,远处转移有降低趋势.且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紫杉醇、醛氢叶酸、5 -氟尿嘧啶 (5 -FU)持续滴注联合力尔凡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鼻咽癌 41例 ,分为治疗组 (2 1例 )和对照组 (2 0例 )。对照组采取以下方案 :紫杉醇 15 0 mg/m2 ,静脉滴注 3 h,第 1天 ;醛氢叶酸 2 0 0 mg/m2 ,静脉滴注 2 h,随后 5 -FU3 75 mg/m2静脉推注 10 min,再接 5 -FU3 .0 g/m2用输液泵连续滴注 48h。治疗组的治疗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同时使用力尔凡 2 0 mg/d,静脉滴注。以上治疗每 3周重复 ,至少完成 2个疗程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CR+ PR)分别为 5 2 .3 %、45 .0 %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1.2个月、10 .8个月 ,1a生存率分别为 3 3 .3 % (7/2 1)、3 0 .0 % (6/2 0 ) ,3 a生存率分别为 9.5 % (2 /2 1)、10 .0 % (2 /2 0 ) ,上述两组间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临床受益率分别为 80 .9%、45 .0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肌肉和关节疼痛、脱发等。治疗组发热多见 (P<0 .0 5 )。结论 :紫杉醇、醛氢叶酸、5 -氟尿嘧啶持续滴注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可以为患者所耐受 ,加用力尔凡可提高临床受益反应水平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  相似文献   
5.
鼻腔化学感受器瘤1例陈梓宏,李先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患者男,44岁,工人。因右颌下肿物3年,渐增大6月于1994年2月18日入院。患者2年前曾因双侧鼻塞在本院诊为"鼻腔粘连"而先后2次手术治疗。体查:外鼻呈蛙形,双侧鼻腔内堵满深...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关系密切,现已证实,红细胞能直接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并参与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调控机制[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是判断红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2]。笔者对11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耳后野照射方案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90例茎突后间隙受犯的鼻咽癌初治患者,第l段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放疗,第2段放疗采用耳前野加耳后野放疗。按第2段放疗耳后野不同照射时间、分次剂量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n=30)、低剂量组(n=31)和后加量组(n=29)。常规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2Gy,与耳前野相隔6h后照射;低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lGy,与耳前野相隔6h后照射;后加量组为耳前野照射结束后耳后野照射,每次剂量为2Gy;3组耳后野放疗剂量为10--20Gy,放疗总剂量为肿瘤量(DT)68—80Gy。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后加量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3.3%、90.3%和82.8%,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耳炎发生字分别为71.9%、47.4%和44.4%.Ⅲ-Ⅳ级口腔粘腰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28.8%和17.2%,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或后加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为<0.05)、但低剂量组与后加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耳后野低剂量或后加量放射治疗方案的疗效稳定且毒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为了解肝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26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进行了血清铜(CU)、锌(Zn)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6例PHC为我院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2例,女4例,年龄19~73岁;经病理证实者12例,经B超、CT、生化确诊者14例。另选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0~72岁)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无金属烟尘接触史。1.2方法取清晨空腹静脉血8ml,2500r/min离心30min,分离血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血清中Cu、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并发带状疱疹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促发疱疹病毒感染和活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鼻咽癌并发带状疱疹的报道较少。我科自1992年3月以来共收治鼻咽癌并发带状疱疹患者11例,占同期鼻咽癌患者的0.91%(11/1209),现结合文献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30~69岁,中位年龄49岁。本组属Ⅱ期2例,Ⅲ期6例,ⅣA期3例。全部病例均接受根治性或高姑息性放疗,颈髓均受到一定剂量照射。4例因颈部肿块较大而同时接受化疗1~2周期,其中Ⅲ期2例,ⅣA期2例。7例带状疱疹发生于放疗过程中,4例发生于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