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索适宜长沙双季稻区机抛秧的育秧基质,以‘锦两优128’为试验品种,研究了8种不同水稻育秧基质对早稻秧苗素质、田间长势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化稻壳灰和营养土配比的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出苗率和成秧率高、叶绿素含量高、地上部形态、地下部形态、分蘖能力均较好,且成本较低,产量表现优;其中,60%营养土+40%碳化稻壳灰处理培育的秧苗产量效益最高,适宜在长沙双季稻区机械抛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究申嗪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水稻生长及增产幅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的防治效果达88.64%,药后15d的防治效果高达100%;调查发现分蘖期用药后该产品能有效刺激水稻分蘖并促进根系的生长;同时调查发现稻穗长度明显增加,结实率高达95.36%,单位产量亦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测定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田间防效。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3d的飞防和电动喷雾器防效分别为98.1%和97.5%,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97.6%和98.7%,药后20d的防治效果均为98.5%。三氟苯嘧啶(佰靓珑)无论电动喷雾或无人机防治,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在20d以上,适合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小麦赤霉病预报器的实际使用效果,选择3块小麦—水稻轮作田,每块田面积均为6 000m^2,设置1个空白对照区(667m^2)、1个一次防治区(667m^2)、1个二次防治区(4 667m^2),共计3个重复;试验田采用常规水肥管理模式,空白对照区不喷施任何杀菌剂。一次防治的平均防治效果为42.53%,二次防治效果为57.63%,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在确定初始菌源量的方法上尚需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园林绿化工程成功的关键是苗木的成活率,而苗木的成活率与苗木的栽植技术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应从苗木的选择,种植前土壤预处理,挖苗、运苗及假植,苗木的修剪、栽植和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将栽植技术要求贯穿到苗木栽植的各个环节,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柑橘黄龙病是危害全球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严重病害之一,病原为韧皮部限制性细菌,我国的柑橘黄龙病由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aLas)引起。由于该病原菌难以获得离体纯培养,从而限制了其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本试验根据已经报道的植物病原细菌致病相关基因特点,从黄龙病菌亚洲种Psy62菌株全基因组序列(Psy62:NC_012985.1)中选取3个假定致病相关基因,分别标记为PalCa _(Las)、MotCa _(Las)和HlyCa _(Las),利用Gateway技术的同源重组原理,将3个基因通过BP反应和LR反应,分别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sk103中,接种本生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后,通过瞬时表达筛选可诱导_(N.)benthamiana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的功能基因。经过PCR克隆和测序验证,PalCa _(Las),、MotCa _(Las)和HlyCa _(Las)基因均成功构建至植物表达载体上。本生烟瞬时表达试验证实:当含有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悬液OD600值介于_(0.)6_(~0.)~(8,)测试本生烟苗龄6周左右,PalCa _(Las)基因在接种4 dpi时可引发明显的HR(hypersensitive reaction)反应,12 dpi时HR反应更为强烈。同等条件下MotCa _(Las)和HlyCa _(Las)均不能引发类似反应。由此证实,Gateway技术可成功用于筛选CaLas致病相关基因,PalCa _(Las)基因可能在CaLas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报道为国内首次采用Gateway技术进行CaLas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为后续开展CaLas病原寄主互作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探讨3种叶面调理剂对不同镉污染程度稻田土壤中全镉含量、有效态镉含量、土壤pH、稻米镉含量、水稻各个组织中镉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选用硅钾中量元素肥料、碧护营养套餐和降镉灵3种叶面调理剂,分别在长沙县金井镇、黄花镇和望城区茶亭镇受重金属镉污染水稻田开展大田控镉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调理剂水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叶面调理剂对土壤中全镉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叶面调理剂能小幅提高土壤pH,但在不同地区表现差异较大;叶面调理剂能降低糙米镉含量,但在镉中度污染稻田,不能降低糙米镉含量到国家限量标准(≤0.2 mg/kg)。施用碧护营养套餐可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低糙米镉含量,建议在轻微、轻度镉污染程度稻田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