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为芭蕉芋生产提供新品种,丰富芭蕉芋品种资源,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通过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品系比较、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选育环节,于2019年成功选育出芭蕉芋新品种黔北蕉芋。该品种株型直立,出苗较快,生长势强,芋块大,抗性强,生育期较短;高产性能明显,区域试验块茎和茎叶产量分别为75 045.1kg/hm2和61 804.2kg/hm~2,比(兴芋1号)对照分别增产28.1%和29.7%;生产示范试验块茎和茎叶产量分别为79 228.2kg/hm~2和63 690.1kg/hm~2,比兴芋1号分别增产25.4%和26.3%。2019年12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582)。黔北蕉芋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饲用,可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武夷山不同海拔不同类型森林的土壤碳氮特征,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海拔800~1200 m)和针阔混交林(海拔1300~1700 m)为研究对象,在每隔100 m的海拔梯度取样分析两种类型森林土壤的碳氮含量.结果表明,0~10 cm土层(上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熵...  相似文献   
3.
多孔改良剂对植烟土壤性状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遵义烟区土壤改良及烟叶产质量的提高提供基础依据,选择T20多孔改良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其对植烟土壤性状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均随T20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10~20cm和20~30cm均以T20用量为100kg/667m~2效果最好,较不施用T20分别降低9.1%和6.2%;施用T20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协调性影响不大;团棵期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随T20用量增加而增大,旺长期的株高及有效叶片数则有所减少;施用T20对烟叶产量及产值影响不大,但均价和中上等烟率均有所提高,且均以T20用量为75kg/667m~2效果最好,其较不施用T20分别提高5.95%和4.66%。  相似文献   
4.
为黔西南烟区生产上土壤耕作深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不同耕作深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深耕可改善烤烟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经济性状,耕深25cm烤烟的农艺性状最佳;耕深20cm和耕深25cm烤烟的株高较常规耕深15cm分别增高4.86%和17.67%,茎围分别增大8.33%和22.22%,叶长分别增长5.20%和12.88%,叶面积分别增大3.82%和38.21%,产量分别提高20.08%和15.88%,产值分别提高22.91%和21.81%,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5.31%和7.31%;土壤深耕可提高烟叶的钾含量,总氮含量随着耕深的增大而提高;耕深25cm烟叶的氯含量较常规耕深15cm降低28.57%,糖碱比减小10.84%,使其化学成分组成更趋合理。黔西南烟区土壤耕深25cm并与其他农艺措施配合,对烤烟产质量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修枝作为一种传统的森林经营措施,在调节林分结构、调控林木生长、提高木材质量、维持林分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索科学合理的修枝技术是国内外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文中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林内小气候、林下植被以及林地土壤3个方面阐述了林木的修枝效应,以期揭示林木修枝对环境的作用规律,为人工林修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同时指出当前我国林木修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绿肥配施生物炭基肥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秸秆、绿肥资源利用和氮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FN)、减施20%氮肥-绿肥还田处理(MV)、生物炭基肥处理(BF)、绿肥还田配施生物炭基肥处理(BMV),分析水稻各生育期的土壤及植株样品。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减氮20%后,MV、BF处理可以有效提升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使水稻保持稳产;BMV处理提高了水稻在全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改善了其产量构成;BMV处理的水稻氮素积累量分别比FN、MV、BF处理提高了34.0%、15.0%、12.0%,同时与FN处理相比,可以使穗部氮素积累量提高16.97%;BMV处理显著增加了植株的氮素积累量,使得氮素分配偏向生殖器官,促进了作物产量的提升。同时,BMV处理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氮素表观利用率。BMV处理能够有效调控土壤氮素含量,提升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有利于有效穗数的形成及千粒质量的增加,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减氮及高效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菌剂对广西3种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土壤呼吸、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配施不同菌剂后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菌剂显著增加了土壤呼吸速率,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含量,并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多样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益加益菌剂对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最佳,马尾松添加益加益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5.48%,桉树增加了4.49%,并且马尾松和桉树处理添加益加益菌剂后,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上升.因此,生产实践中推荐使用益加益菌剂可以促进凋落物分解,提高广西人工林的土壤地力,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8.
不合理的桉树人工林种植会对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豆科绿肥套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分析在桉树人工林套种绿肥的可行性,从而为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提供参考。试验设置白灰毛豆套种、田菁套种以及无套种对照3种处理。结果表明:套种白灰毛豆和套种田菁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两种绿肥套种措施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套种田菁时厚壁菌门、绿弯菌门、产醋杆菌属、瘤胃梭菌属和CandidatusSolibacter属的相对丰度较高,而套种白灰毛豆时变形菌门和铁还原菌属的相对丰度更高;细菌群落功能预测表明,套种白灰毛豆的固氮和硝酸盐还原功能显著表达,而套种田菁的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功能显著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硼是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水解氮是细菌门和属相对丰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林下套种豆科绿肥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酶活性,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作为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和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碳汇、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显著效应。森林生态系统对重金属的净化效应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文中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过程中重金属浓度和形态的影响规律,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重金属富集和释放的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应重点开展长期、系统的定位研究,深入探索森林对重金属污染的净化功能和净化机制,加强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研究,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对降水过程中重金属的响应与净化效应,以期为精确评价森林环境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