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5年于河南安阳黄萎病人工病圃和新疆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病圃黄萎病发生的中期,连续喷施600倍棉萎克2次后,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下降14.3%,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0下降到2.8;而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92.6%,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2上升到5.9,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5.4%。在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重病田黄萎病发生初期,连续喷施棉萎克3次后,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和73.1%。本研究表明,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喷施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兴农是依靠科技的支柱作用来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中,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变革生产工具及改善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结构、耕作制度的变革,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
病毒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年四地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病毒康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防治效果68.6%~82.0%,使用浓度600~1200倍液,间隔期7~10d,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4.
棉花黄萎病为土传维管束病害 ,一旦传入 ,即在土壤中定殖为害 ,现已蔓延到全国各主产棉区 ,对棉花生产危害严重。克萎星叶面喷施防治棉花黄萎病 ,1 999年 1 0月通过国家农药登记 ,该产品进入市场已历时两年 ,深受棉农欢迎 ,经得起生产实践的考验 ,现将 1 997~ 1 999年两地农药登记试验结果汇总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分别由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省农药检定所承担 ,试验地均设在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且均匀地块 ,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均为耐黄萎。试验处理设置为克萎星 5 0 0倍液、1 0 0 0倍液、1 5 0 0倍液 ,有效成份 …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所1995年玉米产量比较试验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定量考查,较全面地分析评估了各个组合的综合表现及各性状的作用与关系,提高了试验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行性,为鉴定和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及其他农药药害,诱发的扭曲卷裹型、腐烂型玉米顶腐病症状,诱因是药害,其实也是玉米顶腐病。防治由药害诱发的扭曲卷裹型、腐烂型玉米顶腐病,喷施具有抗性诱导作用的除草剂药害补救剂植力源,一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90.8%、92.0%,二次喷施3 d后防效均为100%;喷施具有抗性诱导作用、防控作物枯黄萎病的新型多功能肥猛加力,一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46.7%、93.9%,二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66.7%、100%;喷施杀真菌剂多菌灵和杀细菌剂噻森铜,一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5.8%、21.1%,二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9.2%、31.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叶面喷施“猛加力”对棉花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过氧化脂质(MDA)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喷施新型多功能肥料“猛加力”后7 d内,一级病株和健株体内的POD活性平均提高65.12%和36.31%,以第1 d提高的最多,达75.31%和67.17%;SOD活性平均提高16.64%和40.91%,以第3~5 d提高的最多,达28.81%和57.62%。喷施“猛加力”后7 d内,一级病株和健株体内MDA含量平均降低13.62%和7.99%,可溶性糖含量平均降低16.37%和31.04%。表明“猛加力”能显著调节棉株体内抗氧化系统中重要酶类SOD和POD的活性,这可能是其抑制棉花黄萎病扩展蔓延、缓解危害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萎星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研制生产的用于叶面喷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 ,1 999年通过国家农药登记。室内抑菌试验表明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但抑菌活性较差 ,单从这一点不能解释克萎星的防治作用机理。本试验通过研究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叶片内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探讨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感病株的基础抗性诱导作用。1材料和方法1 .1 田间试验。2 0 0 0年试验地为连作棉田 ,土质壤土 ,肥力中等 ;供试材料为耐黄萎病品种 3 3 B。小区面积 40 m2。试验处理设置为 1克萎星 5…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花生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减肥节肥,以花生品种濮花5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多功能农肥植力源田间药效试验,设置T0(喷施0次,对照)、T1(喷施1次)、T2(喷施2次)、T3(喷施3次)等4个处理,探讨植力源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0处理相比,T1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单株饱果数,T2处理、T3能显著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叶面喷施植力源各处理的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呈现递增的趋势,且T2、T3处理花荚果产量与T0处理和T1处理存在显著差异,T1、T2、T3各处理籽仁产量均显著高于T0处理。说明喷施植力源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且喷施2次及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