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棉所49为供试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试验基地开展了“棉萎克”滴灌防治黄萎病效果试验,并分析了其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棉萎克”滴灌处理较未处理对照显著降低了病情指数,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50%左右。高剂量“棉萎克”处理(每隔10 d滴灌1次,连续4次,每次667 m2用量150 g)较未处理对照增产籽棉13.5%,对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因此,棉田黄萎病发病初期可用“棉萎克”滴灌防治,尤其适于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以实现节本增产。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棉萎克”喷雾加滴灌控制新疆棉田黄萎病的效果,分别在南疆阿拉尔和北疆精河县选用连作30年以上、黄萎病发病中等偏重的地块,连续2年开展相应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棉萎克”于播种后50 d喷施,之后每间隔10 d连续滴灌2次的处理,喷施后10 d时“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40%以上,籽棉产量较对照增加7.0%~9.3%。综合考虑效果和成本认为,在黄萎病发生偏重的新疆棉田,采用“棉萎克”在黄萎病发病初期喷雾1次,10 d后滴灌1次,既可有效控制病害,又可实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疆存在的大面积多年连作、种植耐病品种仍不能有效控制黄萎病发生的重病棉田,于2016―2018年,在新疆阿克苏开展试验和示范,建立了“三联绿色防控法”棉花黄萎病控制技术方案,即“耐病品种+微生物有机肥+诱抗剂”。结果表明,采用新疆棉花耐病品种中棉所49,底肥每666.7 m2施自制的CEF08111微生物有机肥3 m3左右,在发病前期叶面喷施诱抗剂棉萎克3次,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显著高于单项技术的防病和增产效果。依据该技术方案,生产中采用抗病性好且丰产优质的棉花品种,利用CEF08111、芽孢杆菌等生防菌剂和新鲜羊粪发酵,自制微生物菌肥作底肥,并于发病早期喷施棉萎克、氨基寡糖素等诱抗剂,可有效控制黄萎病的发生为害。该技术在新疆多年连作、黄萎病重病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棉花苗期病害、黄萎病和铃病进行综合防控,明确供试药剂对各种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包衣种子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为88.5%~96.6%;黄萎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99植保和棉萎克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3.6%~59.3%,棉萎克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9植保;铃期分别使用50%多菌灵和75%代森锰锌与高脂膜喷雾防治铃病,前者防治效果优于后者,防治效果最高达54%;上述综合防病措施,可使棉花增产籽棉4.1%~11.9%。该研究可为棉花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对南疆棉花黄萎病、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中棉所49为供试品种,在新疆阿克苏棉花黄萎病重病地进行枯草芽孢杆菌滴灌处理防治黄萎病试验,并分析了其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枯草芽孢杆菌滴灌处理可使病情指数较未处理区显著降低,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40%;在黄萎病发生高峰期,枯草芽孢杆菌滴灌处理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不显著。枯草芽孢杆菌滴灌处理较对照,籽棉产量略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对纤维品质也无显著影响。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滴灌可以用于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但应在发病高峰前施用。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区域试验方法上,丰产性和抗病性分别由不同承试点鉴定。抗病性在人工病圃鉴定、丰产性在轻病田鉴定。这样的分别鉴定不能正确评价参试品系在重病田的丰产性。抗棉花黄萎病品种,在黄萎重病田种植比耐病品种增产显著,在轻病田种植,比耐病品种增产不显著甚至减产。在零星病田种植甚至比感病品种也减产。以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选育的抗病品系“豫职15”为例,其抗性达抗黄萎品种要求的指标。在育种者的品系产量比较试验中,比对照中棉所17增产极显著,而在区域试验中,增产幅度下降,虽抗病性鉴定合格,也未能推荐给生产试验。相…  相似文献   

7.
棉花黄萎病对棉花单株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萎病重病田环境条件下,以耐黄萎病品种鲁棉研21和中棉所63为材料,于2014年和2015年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标记不同发病程度的单株跟踪调查黄萎病发生情况,分析不同生育时期的黄萎病发生严重度对单株籽棉产量以及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度与单株籽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1~4级病株籽棉产量分别比健康植株减产18.9%,26.8%,43.1%和68.5%;随着发病级别的增加,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显著降低,黄萎病对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长度整齐度指数的影响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综上所述,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危害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定向选育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病育种是棉花病害防治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通过病圃或重病地连续定向选育抗病单株是抗病育种常用的方法,高抗枯萎病的抗原材料52-128、86-1以及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2等即是最成功的例子.然而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采取该方法是否有效的研究和报道不多.2003-2007年,选择对黄萎病表现抗或耐病的品种(材料)21个,在病圃连续2~3年选择抗病单株,再到重病田种植,以期获得高抗黄萎病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麦套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 1 5年的实践中 ,笔者对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方法及抗病性和丰产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有些自己的见解 ,庞庆和等在《中国棉花》1 999年第 9期发表的“棉花抗病区试中抗病性和丰产性鉴定之我见”中作了初步探讨 ,本文试从抗性鉴定圃、品种对黄萎病的反应、品种抗性分类标准、抗性与丰产性的统一等方面谈点看法 ,并与棉界同仁商榷。1黄萎病抗性鉴定圃和感病对照种区域试验的棉花黄萎病鉴定圃是自 70年代中期开始连年棉柴还田 ,并多次人工接菌建成。近几年来 ,感病对照品种冀棉 1 1号 ,实际发病的病情指数都在 …  相似文献   

10.
5%氨基寡糖素诱导棉花抗枯黄萎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病圃法测定了氨基寡糖素喷施后诱导棉花抗枯黄萎病表现及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乙蒜素处理),氨基寡糖素诱导后棉花对枯黄萎病抗性表现与乙蒜素存在极显著差异,喷施3次后诱导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效果分别是73.39%和41.19%,诱导对枯萎病抗性效果高于黄萎病;且随着喷洒次数增加,诱导抗枯黄萎病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抗性相关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处理3次,棉叶中的POD、PPO和PAL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说明氨基寡糖素能够诱导棉叶中POD、PPO和PAL的活性。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5%氨基寡糖素诱导棉花抗枯黄萎病的田间示范,调查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诱导棉花对枯、黄萎病防治效果最高分别可达80%和70%。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无棣县植棉3180 hm2.尽管出苗齐全,前期长势好,但由于受病害、虫害、阴雨、寡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县棉花平均减产11.8%.主要原因是枯黄萎病发生重,发病面积达2066.7 hm2,占总面积的65%.其中,26%的病田病株率为6%;27%的病田病株率为28%;12%的病田病株率为51%,防治效果不显著,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萎星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研制生产的用于叶面喷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 ,1 999年通过国家农药登记。室内抑菌试验表明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但抑菌活性较差 ,单从这一点不能解释克萎星的防治作用机理。本试验通过研究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叶片内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探讨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感病株的基础抗性诱导作用。1材料和方法1 .1 田间试验。2 0 0 0年试验地为连作棉田 ,土质壤土 ,肥力中等 ;供试材料为耐黄萎病品种 3 3 B。小区面积 40 m2。试验处理设置为 1克萎星 5…  相似文献   

13.
“中棉菌乐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制的以棉花内生真菌(专利号: 2015107442337)为主的复合微生物菌配方。为明确其对不同发病程度棉田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防治用量、使用时间和增产增收效果,采用随水滴灌的方式在新疆和河南11个点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0 d和80 d,“中棉菌乐土”在重病田、中度病田和轻病田对黄萎病的相对防效为34.7%~74.6%;对重病田、中度病田和轻病田的籽棉增产效果为10.8%~13.6%;增加收益3 186~3 634.5元·hm-2。同时,与空白对照相比,该配方处理的棉纤维长度高(1.1±0.4) mm,长度整齐度指数高(0.8±0.2)百分点,断裂比强度高(1.1±0.5) cN·tex-1,马克隆值下降0.5,棉纤维品质明显提升。可见,6月中旬前后将该配方以30 kg·hm-2用量分2次等量随水滴施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防效,并有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垦区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的优质、丰产、抗病品种 ,我们于 1 998年开始 ,连续两年对引进和更换的替代抗病品种在枯黄萎病重病区进行小区试验 ,为推动垦区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 8个 ,分别为新陆早 7号 (CK)、辽棉1 5、中棉所 2 4、中棉所 2 7、辽棉 1 2、豫棉 1 2。石河子科委提供的 90 0和石 K1品系。试验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 ,每个重复间留 50 cm的走道 ,行距配置为 60 30 cm宽窄行。2 调查方法分别于蕾期、花铃期调查各抗病品种的枯黄萎病发病率 ,对发病株进行分级 ,计算出病情指数 ,测定各…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克苏棉田棉花烂铃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因病害出现大量的烂铃,棉铃变黑褐、腐烂,开裂后吐絮不畅,呈僵瓣状;成铃和幼铃均受危害,以幼铃居多;在棉株的上、中、下部位均有分布,以中部居多。该病发生率最高达到16.8%,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病初期开始喷施2种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和棉萎克,防治效果分别为75.2%和47.5%,籽棉产量分别提高5.5%和20.1%。本研究结果可供当地棉农防治棉花铃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田间病情调查为基础,研究了棉花黄萎病田间病情调查的抽样方法,分析了不同抽样技术的抽样误差。结果表明,棉花区试田间病情调查结果与人工病圃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抽样规模和抽样方法对品种的抗病性评价有显著影响;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田间黄萎病病情调查,应该采取3个区组、全区逐行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逐行计算病情指数的方法,能够通过统计方法剔除取样行间误差,提高品种间病情指数估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7.
氯化苦铲除零星病田棉枯黄萎病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棉区棉枯、黄萎病发展迅速。一般在棉田初发病株的地方,往往成为日后的发病中心,由此扩散蔓延,由零星病田发展为重病田。当前零星病田在全国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病田面积的扩大,主要是零星病田的增多。零星病田土壤中菌量积累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石河子垦区植棉面积的不断增长 ,作为新疆棉花“两病”之一的棉花黄萎病呈不断增长和蔓延的趋势 ,对棉花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许多重病棉田因病导致产量损失严重 ,纤维品质下降 ,经济损失很大。笔者自 1 987年至今用多种杀菌剂和液氨对棉花黄萎病作了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40 %多菌灵胶悬剂该药剂由国内生产 ,据资料介绍 ,利用多菌灵胶悬剂冷浸棉种 ,对消灭棉种带菌的效果可达1 0 0 % ,此试验旨在进一步了解 :1 )浸种后对棉种的发芽出苗有无影响 (浸种浓度 1∶ 1 30倍 ) ;2 )浸种和喷施的田间防治效果 (喷施浓度 1…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种子、病株残体、田间耕作、雨水交叉传播病菌,土壤带菌量逐年增加,导致棉花枯、黄萎病(简称“两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并暴发,表现为“发病早(苗期子叶开始)、发病广(新老棉田普遍发生)、发病重(缺苗断垄,成片枯死)和混合发生(两萎病发生在同一棉株上)”的四大特点。当前,“两萎病”已是棉花生产的巨大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20.
枯黄萎病是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自治区植保站等单位的调查显示,1995年全区枯萎病面积达4万~4.6万hm2,其中绝产面积2666.7hm2以上;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枯黄萎病蔓延后导致本区自育丰产、优质、不抗病棉花品种难以推广。研究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新疆自育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新疆的库车县齐满镇枯黄萎混生重病田和无病田进行。参试材料14份,分别为自育品系抗虫2000和5,自育中长绒棉品系25、29、30、32、9-2065号;美棉99B、33B;SGK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