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1.
利用实况资料和NECP资料、雷达资料对陕西省2010年8月18-25日的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析以及物理量场的诊断,寻找此次暴雨特征,以期对提高今后的暴雨预报有所帮助。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在良好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伴随着副高先北上后南落,贝加尔湖槽区底部冷空气不断南下,冷暖空气交汇的位置逐渐由北向南移,陕西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降水过程。高、低空的有利配置及相互作用,对该次暴雨过程的产生有着很大影响。偏南低空急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假相当位温高值区和水汽通量散度最大辐合中心与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黑龙江省7个具有代表性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逐日气温、逐日降水量、≥10℃有效积温、10 cm地温、密度、产量以及发育天数指标,统计分析黑龙江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适宜温度与降水量。结果表明,黑龙江大豆播种至出苗期适宜10 cm地温为8℃;出苗至开花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8~22℃,适宜平均降水量为70~145 mm;开花至结荚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9~25℃,适宜平均降水量为70~120 mm;结荚至成熟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5~21℃,适宜平均降水量为110~185 mm。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药对原始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原始红松林喷施百菌清为试验组,以未喷农药为对照,通过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析研究喷施农药前后土壤微生物特征变化过程.[结果]在表层和O~ 10 cm土壤层中,喷施百菌清土壤的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值只有在夏季高于未喷施百菌清土壤;在10~20 cm土壤层中,喷施百菌清土壤的AWCD值在春、夏季要高于未喷施百菌清土壤,在秋、冬季则低于未喷施过百菌清土壤.在表层土壤中,喷施百菌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SW指数、SP指数、McIntosh指数均高于未喷施百菌清土壤;在0~10 cm土壤层中,喷施百菌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SW指数较未喷施百菌清土壤要低,SP指数、McIntosh指数较未喷施百菌清土壤要高;在10~20 cm土壤层中,喷施百菌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SW指数值和McIntosh指数值均较未喷施百菌清土壤要高,而SP指数值较未喷施百菌清土壤要低.[结论]试验结果为林业工作人员进行原始红松林的保护及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栽力是生态承栽力的重要指标.利用黑龙江省气象、陆地生态系统面积、畜禽和水产品产量等资料,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整体现点出发,采用模型计算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1967-2006年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年均总生产力为1.67×1011kg/年,其中森林、农田、草原和湿地的年均总生产力分别为8.5×1010+4.3×1010、1.3×1010、2.5×1010kg/年;在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年均总人口承栽力分别为0.85亿、0.72亿和0.63亿.2020、2050、2010年陆地生态系统总生产力分别为2.21×1011、2.32×1011 2.41×1011kg/年;在3种消费水平下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1.15、0.98、0.88亿;1.22、1.03、0.94亿;以及1.27、1.07、0.98亿.目前黑龙江省总人口为0.38亿,在富裕型的消费水平下黑龙江省仍有相当程度的粮食输出能力,在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动物睾丸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由肾脏后方下降,通过腹股沟管。而幼犬在出生后40d左右,睾丸下降到阴囊,睾丸在腹股沟区域或腹腔内的滞留称为隐睾。隐睾出现于单侧、双侧都比较常见,相比较而言,单侧比较常见。建议摘除滞留的睾丸,因为它会持续分泌多余的激素,使动物体内温度异样,并有较大增加患肿瘤和遗传病的风险。(一)类型隐睾分为腹股沟隐睾和腹腔内隐睾。(二)诊断隐睾多发生于泰迪犬类,可以先通过对阴囊进行触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大范围水稻产量预测,采用无人机检测水稻冠层光谱,通过分析光谱建立水稻产量模型。叶绿素含量也可有效表征水稻生长情况,预测水稻产量,现采用无人机检测水稻冠层叶绿素光谱,发现在红边区域和近红外波段产生特征吸收波长。综合考虑上述特征吸收波长,采用差值植被指数作为建模因子,建立差值植被因子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线性相关系数云图,进行线性分析,发现差值植被指数在拔节期与抽穗期存在严重线性相关。因此,以孕穗期与乳熟期差值植被指数与水稻亩产进行逐次线性拟合,采用"留一法"对8组样本轮流预测,预测精度较高。对模型进行线性拟合评价和统计学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7.
1病因分析1.1营养方面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主要因为怀孕期间饲料单纯,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某些维生素,或是产双胎,妊娠期间营养不良,特别是饲料中缺乏钙盐、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或在干奶期营养过高或过低而使动物过胖或过瘦。研究表明,维生素A水平低下与奶牛胎衣不下及子宫炎和流产  相似文献   
8.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利用黑龙江省气象、陆地生态系统面积、畜禽和水产品产量等资料,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整体观点出发,采用模型计算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1967-2006年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年均总生产力为1.67×1011 kg DM• a-1,其中森林、农田、草原和湿地的年均总生产力分别为0.85×1011、0.43×1011 、0.13×1011、0.25×1011 kg DM• a-1;在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年均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0.85、0.72和0.63亿。2020、2050和2010年陆地生态系统总生产力分别为2.21×1011、2.32×1011和2.41×1011 kg DM• a-1;在3种消费水平下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1.15、0.98、0.88亿;1.22、1.03、0.94亿;以及1.27、1.07、0.98亿。目前黑龙江省总人口为0.38亿,在富裕型的消费水平下黑龙江省仍有相当程度的粮食输出能力,在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