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测定苏打草甸碱土表层土壤全碳、活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研究生物修复对草甸碱土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修复1年后,苏打草甸碱土上各处理土壤全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增加。各处理碳库管理指数达到了1 149,1 042,270,311和1 109,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5,9.4,1.7,2.2和10.1倍。其中以鲜羊草+鸡粪、鲜苜蓿+鸡粪和鸡粪3个处理效果最为明显,说明鸡粪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相似文献   
2.
肇州县盐渍土生物修复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应用不同牧草品种、不同耕作方式及不同改良剂的综合生物修复模式,对肇州县托古乡试验区盐渍土的牧草生物产量及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星星草+碱草+耙耢与吉草+苜蓿+耙耢两种模式应是本地区盐渍土生物修复经济有效的模式。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利于牧草生长,从而减少了地面蒸发,抑制了盐分的上行。在草甸碱土(碱斑)上,每个小区的优势种都是禾本科碱蓬,伴生有少量的虎尾草。采取措施后,碱斑面积逐渐缩小,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明显加快,已演替到盐碱植物群落阶段。在碱化草甸土上,以建植的牧草为优势种,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很快,已演替到羊草群落阶段,跨越了羊草+盐碱植物群落阶段,草原生态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