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确定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园采集到的1份大型真菌标本的分类地位。【方法】运用分子系统学分析(构建基于r DNA ITS序列系统发育树)和传统大型真菌形态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了鉴定和描述。形态学鉴定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特征主要依据采集标本时在野外拍摄的新鲜子实体图片和相关的测量描述记录,微观特征则根据干标本进行徒手切片及显微观察和测量(包括对孢子形态和纹饰的扫描电镜观测)。【结果】采集到的标本与锐棘秃马勃(Calvatia holothurioides)的ITS序列相似性高达99%,两者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聚成一枝,且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也基本一致。【结论】根据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鉴定,采集到的标本确定为锐棘秃马勃(C.holothurioides),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线虫防治突背蔗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背蔗龟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 Arrow是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虫和幼虫取食蔗根和蔗茎基部,严重为害时造成整片植株干枯。广东省红旗华侨农场1980年种蔗面积14,200亩,为害面积达3,078亩,蔗苗平均枯心率为9.28%,降低糖份的甘蔗15,205吨,不能进糖厂的干枯蔗3,315吨,损失巨大。过去长期采用六.六.六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造成环境污染,蔗龟抗药性提高,甚至使甘蔗生长受到抑制。目前采用呋喃丹防治,效果虽好,但使用成本高。 1981年,我们试用昆虫寄生性线虫对突背蔗龟幼虫、预蛹、蛹和成虫进行室内毒杀及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素对新线虫属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寄生性线虫与其他生物一样,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防治害虫的效果。国外引进的种群能否适应异地的自然环境,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探索、了解从国外引进种群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对新线虫属中的一些种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作了观察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昆虫病原线虫对突背黑色蔗龟幼虫致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金龟子是甘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甘蔗的为害日趋严重。由于幼虫在土壤中生活期长,为害大,防治比较困难。本文研究分析斯氏线虫科(Steiniernematidae)和异小杆线虫科(Heterorhabditidae)的九个不同种或品系(编号)线虫对甘蔗突背黑色金龟子幼虫的致死作用,企图寻找和确定更多有防治潜力的线虫种类或品系,同时也就线虫用量与蔗龟幼虫死亡率的关系、不同土壤类型对线虫感染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随着对昆虫寄生性研究与应用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必定考虑寄生性线虫对高等动物、人以及其它有益生物(包括天敌昆虫)的安全性问题。在这一方面,国外曾进行过一些研究。Ignoffo等(1973)研究了寄生于蚊子的线虫Reesimermis nielseni Tsai and Grundman对鱼类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证明其对鱼类是不感染的,对大多数水生无脊椎动物也是安全的。1974年,作者进一步测试了这种线虫对小白鼠和大白鼠的敏感性,证明其对实验动物不引起任何病变。据Poinar  相似文献   
6.
应用新线虫防治菜青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青虫 Pieris rapae Linneus 是我国主要蔬菜害虫之一。尤其对十字花科的蔬菜如甘兰、洋白菜等危害甚重。初孵幼虫在叶背啃食,残留叶面,三龄之后食量剧增,将叶子吃成缺刻,严重时只剩下叶脉,幼虫排出的粪便常常污染心叶,引起腐烂,受害蔬菜由于软腐菌的侵入引起软腐病.使产量、质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们利用昆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研究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杀虫毒素基因簇中各基因的功能,从BP品系的粘粒文库中筛选出一个粘粒克隆XnBP83包含全部的xpt基因,对该粘粒克隆进一步亚克隆得到一个亚克隆菌株Sub9.0,只有一个xpt基因xptA2.以Sub9.0为研究对象,对xptA2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xptA2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其它xpt基因的表达产物物理混合后无明显增效作用,而将xptA2转入缺失xptA2的粘粒克隆XnBP6和XnBP203后,也同样无明显增效作用.对xptA2的序列分析发现,BP品系的xptA2预测氨基酸序列与已发表序列相比明显存在2个变异区.进一步BLAST分析发现,这2个变异区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中与口服毒性有关的杀虫毒素蛋白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的是廉价大量生产Neoaplec-tana属几种线虫的新方法。Neoaplectana属线虫是广谱性的昆虫寄生性线虫,是一种虫、菌共生的复合体。其共生菌是Xenorhabdusnematophilus即Achromobacter nematohil-us及X.sp。在对害虫的防治中,主要通过三龄带鞘动虫,也称感染期幼虫,由寄主孔口,主要是口腔侵入消化道后,穿过肠壁进入血腔,并将其共生菌排到寄主血腔内,使寄主昆虫在24—36小时内因得败血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梨和枣等果树的主要害虫。对其防治过去主要使用剧毒和高残效农药。特别是地面防治,长期以来依靠六六六处理土壤,虽有较好防治效果,但有污染环境和伤害天敌等副作用,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研究新的防治途径,探索取代六六六的方法,于1981~1983年利用昆虫寄生性线虫对桃小食心虫进行了室内寄生效力和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