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以2个常规水稻品系为材料,分别用100 mg/L ABT1、ABT2和ABT6浸泡高节位茎段1 h后,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1)ABT生根粉处理后,根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鲜重均比对照显著增加,说明生根粉处理后促进了根系生长;(2)对照组的根系活力在抽穗后急剧下降,而处理组的根系活力在生长后期下降较慢,说明生根粉处理有提高根系活力的作用;(3)处理组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种子繁殖株的根系无显著差异,说明生根粉处理能提高根系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根系某些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油田生产实际和生产特点,将采油生产价值链划分为主节点(地质勘探、原油开采、油水井作业、原油外输)和支持节点(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基础管理等)。通过对主节点采用先进的勘探方法,推行设备监控、实施生产预警、模拟市场化经营等,对支持节点采用以岗位责任卡为主的专业化管理、末位培训法、全员量化业绩考核等具有超前运行和经营理念的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XC164CS为核心,设计一数字式电子调速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柴油机工况和负载的变化而进行自适应控制,输出PWM信号对电磁执行器进行控制,并进行了配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柴油机调速的响应速度,改善了数字式电子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转录水平揭示ALMT和MATE基因在大豆耐铝中的作用,为遗传改良获得抗性种质提供依据。[方法]对2个大豆品种进行Al处理,取胁迫后6 h(短期)、2 d(中期)和12 d(长期)的根尖提取RNA,采用qRT-PCR检测耐铝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以MTP和UBC2为内参时,ALMT基因在铝处理2 d后的BX10中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变化最大,在BD2中处理12 d后的表达量最大;当使用不同的内参校准时,MATE在同一个品种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且在同一品种处理的3个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也不一致。[结论]不同的内参基因进行校准时,基因的表达量不同,使用2个或2个以上的内参基因进行校正能够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基因的表达变化为研究植物耐铝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hiTAIL-PCR技术扩增红麻cox1全长及侧翼序列,结果表明,在红麻不育系UG93A和保持系UG93B中分别获得长度为2 149和3 244bp的序列,包含cox1基因CDS全长及其5′和3′部分侧翼序列,通过分析得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中cox1的CDS序列长度为1 602bp,编码53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8.31ku。BLAST序列比对发现,UG93A和UG93Bcox1的CDS序列虽然存在4个碱基差异,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样,并且UG93A和UG93Bcox1两端侧翼序列结果一致。RNA Blot分析显示cox1基因在红麻UG93A、UG93B和F1(UG93A/992)的转录本大小基本相同,推测cox1基因不是导致红麻CMS(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的直接因子。qRT-PCR结果表明,UG93A中cox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UG93B和F1(UG93A/992),推测cox1在红麻花粉发育能量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红麻查尔酮合成酶(CHS)及其异构酶(CHI)基因并构建CH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红麻育性及抗逆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红麻不育系(P3A)、保持系(P3B)花药RNA和DNA,以红麻花药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数据为基础,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CHS和CHI基因,并利用载体重组技术构建CH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结果]红麻CHS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1236 bp,包含一个1170bp开放阅读框,编码389个氨基酸;其DNA序列全长为1329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CHI基因cDNA序列为724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630bp,编码209个氨基酸;其DNA序列全长为1087 bp,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结论]成功克隆获得红麻CHS和CHI基因的序列,构建的CH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HS可用于该基因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嫁接是否可以提高棉花对NaCl的耐性,首先对11份棉花资源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发现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多年生海岛棉113-5的耐盐性最强,而产量较高的陆地棉栽培品种(转Bt抗虫棉)J-1的耐盐性最弱;然后,以113-5和J-1为材料进行互相嫁接,并以自根苗为对照,结果发现其耐盐性强弱顺序表现为:自根苗113-5嫁接株J-1/113-5(接穗/砧木)反接株113-5/J-1J-1自根苗。结果表明,在生产中直接利用耐盐性强的材料作砧木,采用嫁接栽培法可显著提高接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