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化茶树新品系——黄金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震  王开荣  邓隆  李明  张龙杰 《茶叶》2013,39(3):125-126
本文简述了新梢白化茶树新品系‘黄金斑’的选育过程,同时介绍了该品系特性。该品系是适用于园林绿化和茶叶生产栽培应用的兼用品系。  相似文献   
2.
邓隆 《中国茶叶》2012,(4):25-25
本刊讯春茶伊始,余姚瀑布仙茗协会质量管理与服务中心内一片繁忙的景象,茶厂负责人将刚做好的新茶一批批送进中心,称重后送进审评室,评茶员认真进行评审,工作人员仔仔细细,包装工作有条不紊。 这是近三年来,余姚市茶叶质量管理新的模式。2009年,该市投人200余万元资金专门设立了余姚瀑布仙茗协会质量管理与服务中心,为全市茶农提供茶叶质量管理及相关服务,中心设置了首席评茶员岗位,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评审、统一包装、统一指导价的模式,将全市茶叶纳入中心评审和包装,审评合格的产品,将由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包装,  相似文献   
3.
余姚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名邦"之称,为"五山二水三分田"的宜居县级城市,地处北纬30°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世界绿茶最佳产区,海拔高差近千米的四明山区域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多样性生态环境,有利于不同茶树品种的生长和发展. 茶叶是余姚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制订出台了《余姚市茶产业提升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余姚市茶叶产业发展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级茶产业指导管理办公室,三年时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面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邓隆  韩震  李明 《中国茶叶》2011,33(1):37-38
余姚市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浙东宁波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唐·陆羽在《茶经》中有四处记述了余姚茶事,“越州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日仙茗,大者殊异。”说明余姚瀑布仙茗在唐朝之前已有,并久享盛誉。余姚市通过十余年来坚持名优茶“并、转、扩”策略,积极实施“余姚瀑布仙茗”品牌战略,形成了茶产业良好发展格局,茶叶已成为余姚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余姚,一颗镶嵌在宁绍平原中部的明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秦时就已置县,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越州巨镇"的美称,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茶经·四之器》记载:"永嘉中,余姚人虞洪人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  相似文献   
6.
祝永权  邓隆 《新农村》2004,(3):11-11
1999年,余姚市从河南引进早红宝石油桃新品种,在梁弄镇经过5年的引种观察和试验推广,现栽培面积15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栽后3年开始少量结果,4年生产量达到300千克/亩,预计盛产期能达到500千克/亩  相似文献   
7.
邓隆 《中国茶叶》2003,25(2):42-42
“沁绿”牌瀑布仙茗原产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白水冲村的瀑布岭山腰,产地海拔400多米,茶园四周树竹茂盛,溪流交错,茶树常年生长在云雾之中,自然品质十分优异。该茶于1991年在浙江大学茶学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机制成功,1992年首次试制就获得宁波市首届“机优杯”优秀品质奖,1995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8年获浙江省首届农博会银奖,1999年被认定为宁波市首批名牌产品,2000年其芽心茶获浙江省精品  相似文献   
8.
邓隆 《新农村》2003,(10):10-10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其叶可养蚕,其果桑椹已被列为第三代水果资源之一,国际市场上正在热衷开发。桑果可以加工成桑椹酒、桑椹干、桑椹果汁等各种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天然风味和滋补营养的功效。因桑椹初夏成熟,正好填补水果市场空白,很受消费者青睐,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我们在发展无公害果桑中所应用的全套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余姚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近年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茶产业的成效,并提出今后发展茶叶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名优茶加工采用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不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功效、保证产品质量、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茶叶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余姚名优茶加工全部采用了茶叶机械,瀑布仙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要实现连续化生产则是余姚名优茶加工的瓶颈问题和需要探索的课题。为此,依托良好的惠农政策,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进行名优茶加工连续化机械的研制,大力提高了茶叶机械的科技水平,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