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阐述了生物质热解机理,并综述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物料的种类与形态、压力、滞留时间、反应气氛、物料含水率、灰分含量等因素对热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碱性环境下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结构形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碱性环境中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结构形成规律,为PUF树脂结构控制提供依据,使用13CNMR表征,采用分次加入苯酚、甲醛和尿素的技术路线.定量分析了PUF树脂合成过程中各种官能团的变化和聚合物分子链的构成.结果表明,碱性环境中各种加料方式合成的PUF树脂初聚物具有十分相近的化学结构,PUF树脂也具有十分相近的化学结构,但结构组分存在差异,在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一定的条件下,最终反应进程基本接近.甲醛分次加入,减少了醚类的生成,有利于简化反应进程.初聚物的热机械性能分析表明不同加料方式对酚醛树脂固化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尿素用量对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13C 核磁共振分析和热机械性能分析为手段,研究了一定范围内尿素用量变化对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压制胶合板,进一步评估了该影响。13C 核磁共振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变尿素用量对PUF共缩聚树脂的结构构成无显著影响。热机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甲醛/苯酚摩尔比条件下,适量增加尿素用量对PUF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相同甲醛/(苯酚+尿素)摩尔比条件下,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呈逐渐提前的趋势,但速度呈下降趋势。胶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用量不超过苯酚质量25%左右时,PUF树脂性能优于酚醛(PF)树脂,增加尿素用量对PUF树脂胶合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超出该范围后,PUF树脂性能随尿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7年森林变化数据集、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邻域分析、统计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对我国国道网路域森林植被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我国国道路域森林覆盖具有显著的随着与道路距离增大逐渐减小的净丧失的梯度变化特征,国道的影响域为道路两侧0~2700 m范围,具体表现为:恢复率、丧失率和总变化率在影响域内随距离增大而增大,在影响域外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净丧失率在影响域内、外均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有明显的省市自治区分区差异特点,华东和华南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华北、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同属一个分区的不同省份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高低也有较大差异,各省份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梯度变化规律显著性程度不同。时间上,近17 a,我国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在2015年后丧失率出现较大增长;而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率在2008年后出现逐年波动下降趋势。气象水文条件和本底森林覆盖度是造成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形地理、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国道影响域森林丧失影响的协同作用与距离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喀斯特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植被恢复,以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内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中的6种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6种灌木叶片的SPAD值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叶片SPAD值变化范围在14.43~47.70,平均值为23.84。各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常见灌木叶片SPAD值的平均值表现为灌木林(29.04)草灌丛(25.96)灌草丛(25.92)乔灌林(19.90)乔木林(18.36)。植物叶片SPAD值在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之间差异显著(P=0.000),但在各群落内部均较稳定,表明研究区植物叶片SPAD值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境条件变化的响应。6种灌木叶片的SPAD值在种内的变化均不明显,但在种间的差异却比较显著(P0.05),说明树种是影响研究区植物叶片SPAD值大小的重要因子。植物种、群落类型对研究区植物叶片SPAD值均有显著影响(P=0.000)并产生了强烈的交互作用(P=0.000)。研究区灌木林群落中的植物光合能力最强、生境条件最好,灌木林群落是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演替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