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采用Dynal磁珠-生物素标记的(AC)12探针和牦牛基因组MboⅠ酶切片段杂交,富集牦牛基因组(AC)n/(GT)n串联重复序列并构建基因文库,阳性克隆率达到61.1%。通过对176个阳性克隆的测序获得含有(AC)n/(GT)n重复的序列92条,其中连续型重复序列40条(占43.48%),间断型41条(占44.57%),复合型11条(占11.96%)。从92条序列中又筛选出重复次数大于10次的(AC)n/(GT)n序列59条。相对连续型重复序列,牦牛基因组中间断型重复序列所占比率并没有显著上升,可以推测牦牛自身基因组DNA损伤修复能力的适应性进化水平较高,足以承受高海拔地区强紫外线导致的基因组核苷酸替换突变等自然选择压力。本研究从牦牛基因组分离的全新(AC)n/(GT)n重复序列将在牦牛品种/类群内遗传结构分析、品种/类群之间遗传关系研究以及牦牛个体/群体生产或适应性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对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碳水耦合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InVEST模型对研究区的蒸散和碳密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以小班为单位分别提取了研究区蒸散量与碳密度的值并对二者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实际蒸散量(200.8~604.8mm)、土壤碳密度(0~154.6mg·hm^-2)和植被碳密度(0~118.7mg·hm^-2)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林区高于非林区。各植被类型中,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和混交林基于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在年实际蒸散、土壤碳密度和植被碳密度含量排序中均为前3。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实际蒸散量同土壤碳密度和植被碳密度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耦合关系(P<0.01),这种耦合关系可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中对碳水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山地人工林构建及植被恢复中碳水关系的管理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南充市金城山不同生境中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在4种不同生境类型中共捕获小型兽类标本528只,共12种。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物种数对4种生境中捕获的小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570 4~1.019 8;均匀性指数在0.330 1~0.633 7;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在0.433~0.738。不同生境条件的差异对小型兽类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人类活动干扰对其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橄榄叶对育肥期獭兔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獭兔生产中合理添加油橄榄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月龄体重相似的128只生长獭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油橄榄鲜叶(A0=0%、A1=5%、A2=10%和A3=15%),预试期7 d,正试期38 d。【结果】①饲喂不同比例的油橄榄叶对獭兔的采食无显著影响;②添加10%和15%油橄榄叶獭兔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水平组(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7.60%;③添加油橄榄叶对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等无显著影响,而对尿素氮、肌酐、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影响显著(P<0.05),但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内;④添加10%—15%油橄榄叶对血液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在饲粮中适宜添加油橄榄叶不影响育肥獭兔的生产性能,不会对血液生化指标产生负面影响,添加10%—15%的油橄榄叶能增强獭兔血液的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对绵阳市麻雀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内麻雀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锐减,目前种群数量有了一定的恢复,绵阳市冬季基本上形成河边、杂草地麻雀种群数量稀少,居民区数量较大,其他区域广布的的格局。不同生境条件的差异对麻雀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人类随活动干扰对其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添加不同浓度恩诺沙星的昆仑Ⅰ号稀释液对低温保存绵羊精液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添加5组不同浓度(E0组:0μg/mL;E25组:25μg/mL;E50组:50μg/mL;E75组:75μg/mL;E100组:100μg/mL)的恩诺沙星于昆仑Ⅰ号稀释液中,将绵羊精液稀释后低温保存,分别在第0d、2d、4d、6d、8d...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损伤鹿茸的快速修复生长机制,挖掘与修复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试验首先采集塔里木马鹿损伤后修复53 d(损伤组)与正常生长53 d(正常组)的茸组织,提取总RNA后,基于Illumina Nova Seq 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过滤后序列与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对后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然后对DEGs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随机选取4个DEGs(IHH、IL2RA、BVES和LOC122686105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损伤组与正常组之间存在56个DEGs;与正常组比较,损伤组有37个DEGs显著上调(|lb Fold Change|≥1,P<0.05),包括IHH、IL2RA、BVES、Wnt5b、COL9A2、CRMP5等,有19个DEGs显著下调(|lb Fold Change|≥1,P<0.05),包括LOC122686105、ALX3、VWF等;损伤组有23个显著上调(P<0.05)的GO二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求鹿茸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本试验收集了意外折断修复50 d和65 d后的鹿茸样品,利用q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GF和c-Met基因在损伤修复的鹿茸与健康鹿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HGF及c-Met基因在损伤茸总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鹿茸,在茸皮、间充质、软骨和骨四个组织中,茸皮组织相对表达量最高,间充质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与健康鹿茸组织相比,损伤茸茸皮组织中HGF及c-Me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在损伤茸间充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损伤茸与健康茸的软骨和骨组织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损伤修复过程中,HGF及c-Met基因随损伤修复进程的继续表达量也随之上升。因此,HGF及c-Met基因对马鹿茸组织损伤修复及再发育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