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泸州及类似烟区优质烤烟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泸州烟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夏茬作物(烤烟、玉米)和冬茬作物(冬闲、油菜)下土壤(黄壤、紫色土)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夏茬玉米的土壤全氮含量较烤烟降低3.08%,土壤碱解氮、可溶性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夏茬玉米较烤烟分别提高4.52%、19.61%、25.04%、20.19%、22.58%和13.69%;冬闲土壤全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低于冬茬油菜,分别降低10.17%、12.15%和 13.51%,冬闲土壤碱解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均高于冬茬油菜,分别提高2.86%、51.82%、212.08%、100.28%;冬闲黄壤碱解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无机氮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提高10.09%、75.52%、307.15%和135.70%,全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下降12.58%、6.98%和2.57%,冬闲紫色土可溶性总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提高29.86%、140.66%和68.46%,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下降7.00%、4.95%、17.63%和24.09%;夏茬玉米黄壤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较烤烟分别降低13.39%和7.32%,碱解氮、可溶性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夏茬玉米较烤烟分别提高5.02%、13.28%、36.48%、15.79%和25.50%,夏茬玉米紫色土可溶性有机氮、可溶性总氮和碱解氮含量较烤烟分别提高73.71%、31.21%和7.60%。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摸清攀枝花烟区土壤水分情况,以便为该区烤烟生产提供水分调控参考.[方法]结合2005—2010年该区气象观测点数据及2010年4—5月遥感监测数据,运用ArcGIS对攀枝花烟区的土壤湿度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并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反演该区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结果]从时间上看,2010年2月19—28日研究区土壤温湿情况呈现较为干旱;从空间上看,仁和区总体上较盐边县、米易县干旱,盐边县和米易县个别乡镇具有地域差异性,红宝乡、格萨拉乡、白坡乡、麻陇乡大部分烟季土壤呈现较为湿润.[结论]总体上,用TVDI反演的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特征与实际值较一致,从土壤水分角度考虑,攀枝花烟区在3月移栽烤烟较适宜,对于仁和区等相对干旱地区,建议推后移栽期,同时加大田间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烤烟生产区,该区植烟红壤酸性强,对烤烟生产不利,通过不同土壤改良剂及配合施用田间试验,探索不同酸性改良剂对土壤酸碱度平衡与烤烟产质量提高的效果,以期为攀枝花烟区植烟红壤区域烤烟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攀枝花市米易县烟区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不同无机改良剂(石灰、白云石、钙镁磷肥)和有机改良剂(海藻有机肥、氨基酸有机肥)配施,设置9种土壤酸化改良方案,通过土壤pH值和烤烟产量、质量变化的分析,综合评估并提出适用于攀枝花烟区植烟红壤的土壤酸化阻控方案.施用改良剂后,土壤pH值上升0.02~0.75,伸根期的烟株增高0.1~4.3 cm,最大叶面积增大5.1~102.6 cm2;但在团棵期,单施无机改良剂下,株高降低0.1~1.1 cm,最大叶面积减小94.6~342.7 cm2,同时石灰配合海藻有机肥施用下最大叶面积减小84.7 cm,其他处理株高上升0.3~15.0 cm,最大叶面积增大18.0~376.0 cm2;烤烟生长中后期烟株增高0.7~26.7 cm,茎围增大0.3~1.85 cm,叶面积指数增大0.59~1.47,而节间距在旺长期增长了0.65~1.00 cm,在成熟期仅石灰、钙镁磷肥配施氨基酸有机肥、石灰配施海藻有机肥有所增长;产量变化范围为2283.75~3183.75 kg/hm2,产值变化范围45813.75~57095.25元/hm2,但对烤烟化学品质的改善效应变异较大.石灰和氨基酸有机肥配施下,对土壤的pH值、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的综合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适于攀枝花烟区优质烟叶生产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措施,为其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施肥、常规化肥、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抗重茬生物菌肥和无机肥配施蚯蚓肥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有机无机肥配施较不施肥或单施无机肥更有利于烤烟各时期烟株及烟叶的生长发育;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伸根期和团棵期的株高较不施肥分别提高119.05%和21.67%,最大叶面积分别增大47.81%和21.06%,旺长期和成熟期节距较不施肥分别增加27.50%和12.90%,茎围分别增长4.00%和3.06%,叶面积系数分别增大32.26%和19.35%;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或蚯蚓肥可使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范围,有效提高烟叶总氮、烟碱、钾氯比、钾、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产量和产值较不施肥分别提高50.09%和51.29%。【结论】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提高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内在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胞外酶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碳固存能力至关重要,且易受农艺生产措施的影响。为探讨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胞外酶活性变化,开展了35年水稻-小麦轮作试验。本试验设置了无肥区(CK)、化肥区(NPK)和秸秆还田+化肥区(NPKS),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C)及其活性组分(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与碳循环相关胞外酶(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木糖苷酶(BX)、β-D-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于0.25 mm团聚体中SOC、DOC和MBC含量显著高于小于0.25 mm粒级,且均以NPKS处理的效果最优,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更新。各粒级团聚体中MBC/SOC和DOC/SOC比值相对稳定,这表明MBC和DOC与SOC的动态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可作为评价土壤有机碳的敏感指标。2~0.25 mm粒级是团聚体胞外酶主要载体,均以NPKS处理活性最高;但大于2 mm团聚体酶活性在不同农艺措施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组分与胞外酶表现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中SOC、DOC和MBC分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CBH,次要影响因子是BG;而EOC仅受到CBH的正向影响。CBH和BG可促进土壤有机碳周转,且在2~0.25 mm大团聚体中互促作用更剧烈。综上,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团聚体碳的更新和周转速率,还提高了SOC含量,是稻田土壤可持续固碳的重要农艺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