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花铃期缺水对棉株成铃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89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花铃期土壤水分对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花花铃期缺水,单株成铃率降低,成铃空间分布不均,棉铃性状表现为铃重减轻,单铃种子数减少,不孕籽数增多,衣指,籽指降低,纤维长度变短,衣分率降低。在空间分布上一般是随果枝部位增高和果节外移而降低,花铃期不同阶段缺水,对棉铃各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影响的程度是全旱>中旱>前旱。  相似文献   
2.
研究地膜覆盖、育苗移栽、露地直播三种栽培方式对不同时期形成的棉铃发育的影响表明:在满足其它生长条件下,栽培方式对同期形成的棉铃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生理变化影响较小,但对单株棉铃各主要性状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地膜棉伏桃比例比移栽棉和直播棉分别增加8%和14%左右,产量分别提高31%和60%左右,与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比较,地膜覆盖栽培确是棉花生产上获得高产优质的丰产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对棉纤维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花铃期缺水,严重影响纤维伸长,可溶性糖含量低,纤维素积累量少;初花期至盛花期,土壤相对湿度由80%降至60%,明显抑制纤维伸长,纤维素积累量减少;花铃期充足供水或初花期适当控制水分,盛花期土壤相对湿度达80%,能促进纤维伸长,有利于前期纤维中可溶性糖的增加和后期纤维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棉籽体积在开花后逐渐增大,铃龄20~30天体积达最大值,基本定型。棉籽中干物质的积累呈“S”型曲线,籽指增长与其同步。三桃棉籽可溶性糖的含量在铃龄10~15天,淀粉含量在铃龄15~20天分别达到最高峰。棉籽油份和蛋白质的累积是同步的,两者都是在棉籽可溶性糖和淀粉达最大含量时开始累积,当前者大量累积时,后者含量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5.
6.
超声监视下行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绝经期妇女采用超声实时全程监视引导法行取环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7年用BELSON700型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引导下对127例(试验组)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资料,与2006年采用传统法108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取环成功率为96.1%(122/127),高于对照组的85.2%(92/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取环术时间为(2.5±1.3)h、术中出血量为(4.4±1.2)mL,分别(短)少于对照组的(3.3±1.6)h和(5.8±1.4)mL(P<0.01);试验组发生术后IUD残留、嵌顿和断裂分别为1、2、2例,对照组分别为7、10、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超声实时全程监视引导绝经期取环术的成功率高,较少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期播种方法,采用不同气候条件,研究温度对棉花营养生长的影响,三年试验结果表明,苗期棉株及叶面积小,制造养分少,营养生长较慢,温度有时虽然达20—25℃以上,但生长仍然缓慢。蕾期光合面积及根系增大,温度也逐渐增高,营养生长加快,是棉株一生中营养生长占优势和生长最快的时期。棉株进入花铃初期,营养生长尚占优势,生长依然迅速,但花铃盛期营养生长受抑制而生长又趋缓慢,到吐絮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根据营养生长规律,在生产上应在各个生育时期,运用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对棉营养生长加以促进或控制,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育良好,最后达到丰产优质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棉花产量由亩产皮棉几十斤上升到百斤、二百斤以上。我省每年都有许多高产典型出现,但不稳产。如何掌握棉花高产、稳产、低成本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76年开始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四年来(1976—1979年),从高产栽培技术到高产规律的探索均取得了一些资料,得到了初步结果。1976—1977年,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的生产对比试验。分育苗移栽(4500株密度)、常规直播(5000株密度)与直播高密度(9000—10000株密度)三种方式,两年结果均  相似文献   
9.
10.
1988~1989年研究结果表明,20℃以上的日均温有利于棉籽体积增大,干物质积累,可溶性糖和淀粉的产生和转化,以及油分和蛋白质的累积。20℃以下特别是17℃以下对上述方面均有不利影响。初步认为龄期15℃的日均温是棉籽干物质和油分累积趋于停止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