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葛扬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6):108-110
为提高传统曝气复氧工艺对黑臭河道河水的处理效果,该文比较了不同曝气强度、不同微生物投加量、不同砾石填料高度的影响,通过现场模拟河道试验手段,验证了投加微生物和设置砾石填料层与河道曝气工艺相结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复合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现有曝气工艺的处理效果,并能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照片数据以及景区内相关旅游资源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杭州湾海上花田景区的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景区的游玩关注对象主要是花卉;花卉的花期与游客到访游玩的淡旺季时间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以及旅游活动安排影响游客的游览行为;游客对景区西部与北部的游览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游客对较为西式的景点关注程度也较高。提出今后景区应从总结经验优化提升、突出重点强化景区花海景观主题、围绕主题开发配套景点、因地制宜完善游赏服务设施、丰富活动内容调节淡旺季、挖掘花文化开发体验活动等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丹  葛扬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148-153
通过构建地类邻接比、村域土地城镇化率等指标,运用兼业农户选址理论模型,以扬州市区为例,从中观、微观尺度分析了农村地类分布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农村地类分布具有空间耦合性,源地类对目标地类空间分布具有决定影响,其中集镇、公路分布对目标地类有中观尺度影响,坑塘水面(沟渠)、农村公路对目标地类分布有微观尺度影响;(2)微观尺度下,农村主要地类由于地形因素而分别呈现同心圆和带状分布模式;中观尺度下,农村地类往往呈U型分布,主要体现在土地城镇化率的空间差异,上述模式的形成是农户按生产空间成本最小化或比较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结果;(3)运用地类邻接比指标可从微观尺度分析源地类与目标地类之间的空间依存度;兼业农户选址理论模型可从中观尺度分析农户居民地选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影响空间布局的人文和自然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  以浙江73个森林特色小镇、121个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的地理数据以及各市相关自然社会状况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相关性分析与核密度分析,对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  浙江省73个森林特色小镇的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在浙北、浙东和浙南的小镇为均匀型,分布在浙西的小镇为凝聚型;从均衡性来看,不同地级市内的森林特色小镇数量分布合理,另外根据核密度值由密到疏的散布情况,可以将小镇分为3个主要梯队,其中湖州西部与北部为第1梯队,衢州中北部为第2梯队,丽水、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区域为第3梯队。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山区分布、交通条件以及临近城市等因素对3个梯队的划分产生了影响。  结论  森林特色小镇的成长以当地林业产业为重要支柱,并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森林特色小镇沿山麓与山谷地带布置的趋势十分明显,且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小镇的落地发展,但地级中心城市对森林特色小镇布局的影响十分有限;从森林特色小镇的选址与森林公园分布的空间高关联度可以看出,周边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森林特色小镇发展至关重要的保障,浙江其他地区发展森林特色小镇的潜力仍然巨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