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杂交玉米"毕玉7号"在黔西北山区的增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效应分析得出各试验因素对该品种产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N>密度>K<,2>O>P<,2>O<,5>,表明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是实现该品种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提出了该品种在黔西北山区增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经模拟寻优得出...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湘阴县湘江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湘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健康安全,对湘阴县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湘阴县湘江流域段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并提出了完善机制、重点治理、标本兼治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秋琼  李巧云  胡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80-11181
以湖南省望城县红辉生态农场为例,从生态农场的结构、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生态农场建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生态农场建成后,盈利性较高,且周边环境有所改善,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生态农场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玉针香’为材料,设计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N1(不施氮)、N2(尿素180 kg/hm2)、N3(尿素126 kg/hm2)、N4(180 kg/hm2尿素+生物炭200 t/hm2),2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D1(18 cm×25 cm)、D2(14 cm×25 cm),于2020—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稻米品质与叶片氮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稻米出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组分均无显著影响,D2处理各指标均略高于D1处理;施氮提高了出米率与各蛋白质组分含量,降低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以N4处理的效果最好;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稻米品质影响显著,N4D2处理的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最优,胶稠度最长,蛋白质组分含量最高;种植密度对叶片含氮量、硝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均无显著影响;D2处理的叶片含氮量以及NR、NiR活性较高;施氮提高了叶片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以及NR、NiR活性,以N4处理的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全氮含量、NR活性、NiR活性与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组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增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显著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本试验条件下,N4D2处理对优质稻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最好,其调控机制在于提高了叶片全氮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联合CARS-PLS-LDA的山茶油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快速判别山茶油掺假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掺杂大豆没油山茶油进行掺假检测研究.试验在350~1 800 nm波段范围内采集样本的透射光谱,利用CARS方法筛选重要的波长变量,应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PLS-LDA)建立山茶油掺假的判别模型,并与未经变量优选的判别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联合CARS-PLS-LDA方法可以有效判别纯山茶油和掺假山茶油,校正集、预测集及独立样本组样本的判别正确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为100%.CARS-PLS-LDA判别模型性能优于未经变量优选的判别模型,表明CARS方法可以有效筛选重要波长变量,能简化判别模型及提高判别模型的稳定性和判别精度.本研究可为山茶油掺假快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湘阴县各工业企业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同时通过对污染情况的总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湘阴县工业污染的治理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胡溶  胡田  陈光辉  易镇邪  秦丹 《作物研究》2023,(6):551-555+569
为探讨生物碳与氮肥配施对米粉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米粉稻品种湘早籼32号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不施氮肥,CK;施纯氮180 kg/hm2,T1;施纯氮180 kg/hm2+生物炭,T2)在湖南浏阳开展两年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主要通过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实现水稻增产,生物炭与氮肥配施通过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进一步显著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7.92%~11.80%;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显著提高出糙率和精米率,并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提高直链淀粉与各蛋白质组分的含量,尤其是清蛋白含量;生物炭与氮肥配施降低了稻米淀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对峰值黏度时间、糊化温度无显著影响,整体上改善了米粉稻稻米黏度特性。可见,生物炭配施处理对米粉稻具有较好的增产与提质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