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阶段的作用.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慢性乙肝患者65例,其中包括7例无症状携带者(AsC),38例慢性乙肝轻、中度患者(CHB-LM),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SHB).另有10例健康对照者(H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与Treg细胞的频数,并用ELISA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17,IL-1β,IL-6,IL-21和TGF-β的水平.结果:Th17细胞在CSHB组中的频数明显增加,Treg细胞在AsC组中的比例最高,Th17细胞与Treg细胞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21)在CSHB组中的表达均增加,TGF-β因子在各组中无明显变化.结论:Th17与Treg细胞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疾病阶段存在免疫失衡.在免疫耐受阶段(AsC),Treg细胞发挥主要作用,而在严重炎症活动阶段,Th17细胞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包括Pre-S1,Pre-S2和S)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将PCR克隆获得的Large surface antigen of HBV,Middle surface antigen of HBV和Small surface antigen of HBV基因片段通过T-A克隆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B,构建重组质粒Tag2B-LS,Tag2B-MS和Tag2B-SS,经测序后转染293FT细胞,收取蛋白并鉴定.结果:分别双酶切构建的重组质粒,获得相应大小的DNA片段,且测序证实为有完整读码框的S基因,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FT细胞并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证实.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Tag2B-LS,Tag2B-MS和Tag2B-SS,并能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的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观察不同浓度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及不同刺激时间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产生IL-17的影响.实验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PMA及不同刺激时间作用于人CD4+T细胞后其产生IL-17的差异.不同的PMA浓度对CD4+T细胞产生IL-17的能力不同,其中PMA 50 ng/mL组可产生较多的IL-17,而25 ng/mL组和100 ng/mL组产生量较少.不同的刺激时间对IL-17产生量也有显著影响:刺激3 h后IL-17的产生量增加不明显,而刺激至6 h及12 h时,IL-17的产生明显上升,且6 h与12 h无明显差异.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D4+T细胞IL-17的产生量与PMA既非浓度依赖又非时闭依赖关系,建议50 ng/mL PMA刺激6 h为淋巴细胞最佳活化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