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多汁乳菇是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食用菌。该文简述了多汁乳菇的生物学形态、生境、人工栽培、营养和药用价值以及发展趋势,指出其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特别是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多汁乳菇子实体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抗菌活性,其体内可产生橡胶,为开发微生物产生橡胶提供模式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伴生栽培小麦灌浆后期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伴生栽培小麦和栽培小麦旗叶为实验材料,对其部分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叶室内空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对伴生栽培小麦有较强的限制性作用,而细胞间隙CO2浓度对伴生小麦有限制作用。伴生栽培小麦的色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均高于栽培小麦;,而SOD酶活性则低于栽培小麦。这可能与伴生栽培小麦生物产量较高而经济产量较低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黔南州野生美味猕猴桃为试材,通过定期测量野生美味猕猴桃果实的生长状况,并对定期采集野生美味猕猴桃果实样品进行还原性总糖和氨基酸总量的测定,对野生美味猕猴桃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为野生美味猕猴桃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组野生美味猕猴桃的果实坐果率各不相同,6—8月为野生美味猕猴桃体积的快速增长期,之后缓慢增长;干物质含量在6月中旬至10月持续增长,还原性总糖含量6—8月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进入9月后快速增长;氨基酸含量整体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说明野生美味猕猴桃因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坐果率、果实大小等差异较大,6—8月为果实体积的快速生长期,8月16日以后随着干物质和糖等含量的增加,果实品质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4.
胡先运 《草业科学》2013,30(6):958-963
发展绿色环保新材料是当今生物质研究的一项重大任务。本研究分析了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经自然反复倒置生长,根茎交联成型后用高分子溶液浸泡制备生物质材料的过程以及种子添加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初步探索了生物质经不同浓度的高分子溶液处理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用浓度为10%的聚乙烯醇处理的生物质力学性能最佳。3种草坪芽苗中,一年生黑麦草制备的生物质材料优于其余两种草坪品种,经浓度为10%聚乙烯醇处理后的生物质力学性能各参数值分别为最大力191.959 N、最大变形23.581 mm、拉伸强度0.512 MPa、伸长率58.95%、弹性模量0.87 MPa,这能为生物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栽培花脸香蘑子实体为材料,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海藻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cc、水的体积:100mL、时间:60min,花脸香蘑子实体海藻糖含量为8.34%。同时测定了常见的几种食用菌子实体海藻糖,大球盖菇含量为7.66%、茶树菇含量为7.66%、平菇含量为3.98%、香菇含量为2.40%、金针菇含量为1.61%、蘑菇含量为0.93%,花脸香蘑子实体海藻糖含量高于其他常见食用菌;多糖含量为10.31%。水分为91.58%;脂肪含量为3.15%。  相似文献   
6.
花脸香蘑及袋料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优选出适用于花脸香蘑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8%,白砂糖3%,玉米粉10%,豆饼粉5%,轻质CaCO3 2%,石灰1%,KH2PO4 0.5%,石膏0.5%,在袋料栽培过程中,施基肥钙镁磷肥250g/m^2,尿素50g/m^2,KH2PO4 20g/m^2,能明显增加花脸香蘑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花脸香蘑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以期为花脸香蘑酶谱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7种不同提取液提取的酯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提取液对酯酶同工酶提取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优提取液,并分析不同培养方法和组织对同工酶的影响。[结果]7种不同提取液提取的酯酶酶带保持一致,但提取效果各异,用pH 8.0、0.1 mol/L Tris-HCl缓冲液提取时效果较好。液体菌丝体、试管种、驯化花脸香蘑菌盖酶带均有5条;野生花脸香蘑菌盖和菌柄只有3条酯酶同工酶谱带;野生花脸香蘑菌盖与驯化花脸香蘑菌盖的酯酶谱带条数不同。因此在选用酯酶同工酶作为遗传指标,用作花脸香蘑液体菌种鉴定时,必须注意保持培养基、培养条件以及取材部位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花脸香蘑酶谱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 (Fr) Sing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论述了花脸香蘑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基、营养评价,探讨了花脸香蘑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