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设计了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建立了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提出的高压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基于现有地调自动化系统,在母线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得到的优化结果为各个变电站VQC的合理限值。该方法将全局优化与VQC分散控制的优点结合起来,克服了各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最优控制的弊端,节电效益显著。在某地区电网的应用中验证了该系统和方法的有效性,经过优化计算,在满足电压约束和控制设备动作次数限制的条件下,降低了电能损耗,有功损耗比优化前下降约3%。  相似文献   
2.
停电损失的估算模型是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在系统规划与运行中广泛应用.根据调研数据探讨我国常用的2种停电损失估算方法--产电比法和平均电价倍数法--的关系、特点和对农村电网的适用性.在分析供电企业、住宅类用户和农村工商业类用户停电损失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3类用户的停电损失估算模型.根据农村住宅类用户和工商类用户的特点,基于实际应用角度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论述.结果表明,当产电比法和平均电价倍数法这2种方法的估算值相等时,电价倍数与产电比成正比.对同一县市而言,产电比和电价倍数在几年内一般波动不大,在未知GDP和用电量等信息的情况下,采用电价倍数法估算停电损失对农村电网是可行的.初步调研结果表明该调查表和估算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功率因数是电网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通过合理的无功补偿,不但可使电网的线损降低,设备利用率提高,电压质量改善,用户也可通过减少电费得到经济效益。该文探讨了无功补偿的技术原则、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说明用户进行无功补偿投资时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网的无功优化配置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求解方法比较复杂。该文就此进行研究,推导和简化了等网损微增率准则和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提出了几种实用有效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无功优化计算软件包。文中提出的无功优化模型和算法,经实际系统验证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提出用遗传算法对负荷曲线进行优化分段的方法。提出的地区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基于现有地调自动化系统,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并根据优化结果给出控制方案,指导各个变电站VQC建立合理的限值。该方法克服了各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最优控制的弊端,节电效益显著。在确定VQC上下限时,将每一时段的预测负荷定义为模糊数,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精确化,可计算出对应的无功调节范围。设计了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编写了无功优化程序,并在某地区电网的应用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经过优化计算,系统各母线电压满足约束条件,在满足控制设备投切次数限制的条件下,降低了电能损耗。有功损耗比优化前下降4.96%。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规划法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电网无功优化规划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配电网的辐射型结构,在无功二次精确矩选择补偿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网无功优化分区的方法,并在选点时考虑已选补偿点对后续优化选点的影响,运用动态规划法来确定最优补偿位置;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补偿点的最优补偿量,对选择、交叉、变异等算子进行改进,每一代群体进行分组进化,并采用自适应罚因子、交叉率和变异率,以提高收敛速度和解的质量.采用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能使配电网各分区得到合理的无功补偿,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经济性和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动态无功优化问题的难点,通过负荷曲线动态分段来解决控制设备动作次数约束问题,基于当前分段方案和各时段的无功优化方案,对各时段负荷极值点进行潮流计算,根据各节点电压情况动态调整负荷曲线分段数,直到满足设备动作次数约束和节点电压约束。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负荷曲线分段问题和各时段的静态无功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定义全局趋优性能和局部趋优性能,并由此设计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加速因子计算公式,在迭代前期和后期分别采用阶段性初始化和变异操作,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最优解质量。通过对某31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