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从朝鲜碱茅叶cDNA文库分离得到序列长1125bp,开放读码框ORF区876bp,编码291个氨基酸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PutAPx)全长cDNA。推测的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2kD和7.71。同源性比较发现,PutAPx基因与禾本科5个物种(水稻、大麦、小麦、黑麦草和玉米)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高度(89.7%,94.3%,94.2%,50.7%和79.6%)的同源性。系统发育树显示朝鲜碱茅与大麦、小麦遗传距离最近,跨膜结构与亚细胞定位表明为过氧化物体APX。将该基因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PutAPx,并导入酵母IVSCI菌株后在半乳糖的诱导下分析具有抗氧化性。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PutAPx)编码区,并做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逆境诱导的氧化胁迫的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黑果腺肋花楸和酸浆宿萼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建立响应面模型等方法优化复合饮料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的稳定性、感官品质、功能性质与货架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宿萼浸提液最佳苦味掩盖剂为质量比为1∶2的纽甜与果葡糖浆,添加量为30 mg/mL;稳定剂最佳比例为β-环状糊精0.17%,卡拉胶0.13%,羧甲基纤维素钠0.13%;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黑果腺肋花楸汁与酸浆宿萼浸提液体积比为8.2∶1,白砂糖添加量14.2%,柠檬酸添加量0.0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饮料感官评分为85.23±0.58分,其整体呈现紫红色,果香味浓郁,入口后酸甜适中,口感绵软细腻。  相似文献   
3.
春糯1号是由长春市农科院于1991~1996年杂交育成的中早熟杂交种。1997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优质特用玉米新品种。1 植物学特征该品种出苗至成熟110d左右,采食鲜穗一般需出苗后75d左右。北方直播种子拱土能力强,早发性好。易抓全苗,幼苗叶鞘紫色,成株19片叶,株高227cm,穗位高86cm,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花丝粉红色,根系发达,抗倒伏,适应性广。果穗长锥形,果穗长20~22cm,粒行数14~16行,单穗粒数590~600粒,百粒重32.3g,穗轴白色,子粒……  相似文献   
4.
苜蓿愈伤组织高频再生遗传和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浓度的2,4-D与6-BA联合使用的诱导培养基上,以苜蓿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5%~90.6%,其中2mg/L2,4-D 1mg/L6-BA诱导率最高,达90.6%;浅黄色至淡绿色的愈伤组织在MS 2mg/LKT 0.15mg/L6-BA 0.3mg/LNAA分化培养基的分化率最高并且植株颜色深绿。丛生芽在1/2MS 2mg/L酵母提取物的生根培养基上再生成完整的苜蓿植株。以建立的苜蓿高频再生体系为基础,愈伤组织为转化的受体,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苜蓿,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影响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获得了100株转基因植株。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100!mol/L,菌液浓度OD600为0.3~0.5,最佳的侵染时间为15min,共培养时间为4d,卡那霉素浓度为50mg/L时转化频率最合适。最高转化频率可达80%,Kana抗性植株Northernblotting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进苜蓿基因组中。建立了苜蓿快速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为获得其它基因转化苜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紫穗槐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确定了卡那霉素临界耐受浓度为40mg/L。菌液浓度与侵染时间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侵染菌液OD600为0.8、侵染时间为30min时转化效率最高,达17.95%。GUS染色检测分析表明:含pBI121-GUS质粒DNA农杆菌侵染转化的愈伤组织其抗性不定芽和再生植株根和叶均呈蓝色。转化植株叶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GUS基因已整合到紫穗槐基因组中。以上结果表明建立了以茎段诱导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农杆菌介导的紫穗槐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了验证其可重复性,又进行了pBI121-GFP基因的转化,T0代再生植株PCR检测整合率达85%,在488nm蓝光源激发下转化株的顶芽产生绿色荧光,说明转入的基因在35S启动子下过量表达。此遗传转化体系可应用于转基因育种。  相似文献   
6.
水稻OsAPX1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其抗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水稻细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OsAPX1)基因全长cDNA(基因登录号:D45423);将该基因构建二元植物表达载体pBI121-OsAPX1;用农杆菌EHA105侵染介导烟草叶盘转化法转基因,获得转基因植株,PCR鉴定遗传转化的烟草植株成功地整合了水稻OsAPX1基因;North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T1代植株Ta在mRNA转录水平上表达;对Ta株系进行Kana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T2代株系有抗性;对T2代株系做NaCl、NaHCO3、Na2CO3抗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表现出转基因植株抗(耐)性提高;取T2代植株的叶片在不同浓度H2O2处理下,抗H2O2毒害的能力显著强于对照,转基因植物的抗性有所提高,有望在抗盐碱性育种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松茸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茸群全球共报道15个种1变种,我国记载5个种1变种(臧穆,1990).长白山区有2种,即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和假松茸(T.bakamatsutake),同属于口蘑属.松茸是与松属(Pinus)树木共生的一种外生菌根菌,不仅菌肉肥厚、营养丰富、风味绝佳,而且具有抗癌作用(傅伟杰等,2005).  相似文献   
8.
以紫穗槐茎段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子、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培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紫穗槐稳定高频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紫穗槐茎段愈伤组织的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4.0mg/L+NAA2.0mg/L+2,4-D0.5mg/L,诱导率为100%,经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KT2mg/L,分化率为96.2%,增殖倍数为7.3;不定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酵母提取物0.5mg/L;再生植株移植在选用田园土、蛭石(5∶1)混合的基质上,光强3000lx,光照时间14h/d下生长,3周后成活率达85.67%。  相似文献   
9.
硫氧还蛋白家族是约12 kD的小分子蛋白质,含有高度保守的活性反应位点WCG/PPC,催化硫醇一二硫键相互交换,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拟南芥硫氧还蛋白M1型基因(AtTRX m1,GenBank Accession No.At1g03680).通过Northern杂交分析拟南芥悬浮细胞系在100 mmol/L NaCl、10 mmol/L NaHCO3、50 μmol/L ABA、10 mmol/L H2O2等逆境处理下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和硫氧还蛋白M1型转基因植株对NaCl、NaHCO3盐及ABA逆境的抗性分析,表明硫氧还蛋白M1型基因与生物环境胁迫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氧化胁迫,能够增强植物对逆境的耐受力.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硫氧还蛋白基因家族与逆境之间的相关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禾本科虎尾草亚族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极强,能在恶劣的盐碱化土壤上生长。本实验构建了虎尾草的cDNA基因文库,随机挑选出2300个克隆,并且通过点杂交分析在NaCl胁迫下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有59个基因在NaCl胁迫下强烈表达,这些上调基因中23个同时也被NaHCO3胁迫表达。这个结果暗示了NaCl逆境与NaHCO3逆境在基因表达的应答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59个基因可以分成8类:能量代谢(21.70%),信号转导(5.0%),氧化逆境(13.30%),光合作用(10.0%),生长发育(5.5%),转录因子(1.67%),各种酶类00.0%)和一些未知基因(28.3%)。从中选出了一些上调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Northern杂交表明这些基因中的有些是在根或叶中表达,与点杂交的结果有一致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