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
酶是生物体中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的显著特征是它们具有高度的催化能力和专一性,而且酶的活性可以被调节,与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密切相关。到现在为止,已知的酶类有近2000种,消化酶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系统分泌的具有促消化作用的酶类。在消化酶中,依消化对  相似文献   
2.
唐黎  王吉桥  程骏驰  许重 《饲料工业》2007,28(22):22-23
<正>海参(Sea Cucumber,Holothurians)在分类学上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全世界海参约有1200种,均属海洋种类,可供食用  相似文献   
3.
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参照国内外对硬骨鱼类胚后发育期的分期标准,描述了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的形态特征,记录了各个发育时期的全长和体重等增长情况,讨论了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发育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每月中旬,在大连黑石礁海区采捕体长(21.8±2.3)cm(麻醉状态下),体质量(165.3±3.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测定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褐藻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1-5月间,消化管的最大长度可达体长的4.6~5.9倍,2月达全年的最大值;蛋白酶、淀粉酶和褐藻酸酶的活力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4-5月达最大值;之后,消化管长/体长比逐渐下降,8-10月上旬,消化管长仅为体长的0.8~1.1倍,酶活力逐渐下降;10月中下旬,随着水温的下降,消化管长/体长比又快速增大,酶活力也逐渐回升。全年中,纤维素酶的活力一直很低,周年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唐黎  王吉桥  许重  程骏驰 《水产科学》2007,26(5):275-277
测定了刺参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参、3种规格幼参和成参[体质量分别为(82.349±1.532)g、(147.639±2.031)g和(179.866±1.609)g]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褐藻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耳状幼体至樽形幼体蛋白酶活力下降,之后,快速上升。稚参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幼体。相反,从耳状幼体至稚参,淀粉酶的活力逐渐升高,至稚参达最大值。幼体期褐藻酸酶逐渐上升,至五触手幼体达峰值,然后下降,稚参降至最小值。幼体纤维素酶活性一直很低,变化不大,但稚参的纤维素酶活性增强。幼参和成参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个体发育而逐渐上升,而褐藻酸酶的活性却随着个体的生长而缓慢下降,稚参达最小值。成体的纤维素酶活性低而稳。4种消化酶中,蛋白酶活力最高,纤维素酶最低。  相似文献   
6.
盐度对鸭绿沙塘鳢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温25.0℃~28.0℃下,将平均体重为(0.038±0.005)g的健康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幼鱼直接从淡水放入盐度9.0~14.0(梯度1.0)的水槽(45 cm×31cm×30 cm)中,其12、24、48、72和96h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3.56、12.76、10.41、9.92和9.74;放入盐度为28.2的海水中,其50%成活时间为37m in5 sec;经逐渐升盐、驯化后,在盐度0、2.0、4.0、6.0和8.0下饲养60d,结果表明,盐度为0时,鱼生长极显著地慢于其他盐度(p<0.01),盐度为2.0时生长最快,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高,鳃小片上细胞略膨大,球形,界线清晰,鳃充分张开,其它盐度间鱼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8.0时鳃细胞萎缩变形,呼吸表面积减少。刚进入盐度2.0的头15 d里,鱼生长显著快于其他组鱼,之后差异不显著,即低盐水刺激鱼生长。  相似文献   
7.
仿刺参消化道的组织学及其4种消化酶活力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吉桥  唐黎  许重  程骏驰 《水产科学》2007,26(9):481-484
2004年11月—2005年10月的每月中旬,在大连黑石礁海区采捕体长(21.8±2.3)cm(麻醉状态下),体质量(165.307±3.521)g的仿刺参,测定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褐藻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周年变化,观察其组织学结构。试验结果表明,1—5月,消化管的最大长度可达体长的4.6~5.9倍,2月达全年的最大值;蛋白酶、淀粉酶和褐藻酸酶的活力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4—5月达最大值;之后,消化管长/体长比逐渐下降,8—10月上旬,消化管长仅为体长的0.8~1.1倍,酶活力逐渐下降;10月中下旬,随着水温的下降,消化管长/体长比又快速增大,酶活力逐渐回升。纤维素酶的活力全年一直很低,周年变化不明显。消化道管壁的黏膜层为单层或假复层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立方细胞和一些腺细胞组成。黏膜下层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肌肉层由外环行、内纵行的两层平滑肌细胞组成。浆膜层由薄层结缔组织和扁平细胞构成。  相似文献   
8.
鸭绿沙塘鳢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8.0~21.0℃下,自孵化第5 d至幼鱼阶段,每天取鱼5~8尾,进行连续切片、H E染色,观察了鸭绿沙塘鳢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的消化道发育过程分为卵膜内和卵膜外2个阶段(A阶段和B阶段)。A-1期消化管呈直管状,消化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消化管内无褶皱,消化腺分化不明显;A-2期(孵化第6 d)消化管延长,稍弯曲,消化道上皮细胞拉长为柱状上皮,出现微褶皱,细胞多层排列,消化腺分化为肝脏、胆囊,胆管通入消化道中,胰脏不明显;A-3期(孵化第8 d)消化道盘曲,管径增粗,褶皱进一步加深,内纵外环的肌肉更发达,卵黄逐渐向上收入腹部中,鳔出现;A-4期(孵化第9 d)消化道完全盘曲,出现皱壁,卵黄逐渐被吸收,肝脏、胰脏、胆囊基本成型。B-1期(孵化第15 d,破膜)无胃腺,食道起始处的黏膜下出现齿,之后,出现单个圆形的胃腺;B-2期(孵出第2 d)卵黄完全吸收,幼鱼开始摄食水丝蚓等活饵,胃部有一缢痕;B-3期(孵出第3~5 d)消化系统与成鱼相同,行外源营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