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296篇
  159篇
综合类   1829篇
农作物   229篇
水产渔业   205篇
畜牧兽医   1214篇
园艺   359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坚持基地立企,以利益联结机制夯实资源基础。大三湘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庄园+会员+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企业与农户由大面积流转土地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企业与农户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关系,通过庄园、花园、家园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矛盾。在新模式的推动下,公司建设了高标准油茶示范种植基  相似文献   
2.
3.
正毛兔、肉兔、獭兔易感家兔皮肤霉菌病,四季均可发病。幼兔、哺乳母兔比成年兔易感。一般情况下该病不引起兔直接死亡,但会导致兔生长速度减慢、抗病力下降,可继发其他疾病,引起兔死亡率大幅上升。家兔皮肤霉菌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毛囊损害、脱毛等一系列症状。一、传播途径当兔场内有病原存在时,非繁殖期母兔一般不表现病症,只是在繁殖期间,母兔乳腺发育,利于真菌繁殖,从而在母兔乳房周围形  相似文献   
4.
5.
旨在建立鸡血液样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MRM扫描模式检测。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的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鸡血液样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检测的方法,实现了动物血液样品中12种喹诺酮类药物同时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成鱼池居中设置网箱,将体长6~7厘米的草鱼种放入网箱中强化屯养20~30天,个体生长到14~18厘米,再出箱放入该池塘中套养,成活率由直接套养的20%左右提高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韶关市近几年来池塘养鱼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发现我市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生产的发展不同步,成本效益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并对其原因和解决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碧水天  顾冬珍 《茶叶》2005,31(3):181-182
在茶树地上部分年周期生长停止时施用的基肥,是保证茶树秋、冬季根系活动营养需要,为翌年春茶萌发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并对夏秋茶生产和改良茶园土壤理化性质,有着深刻影响的一项土壤管理技术措施,它与茶叶优质高产高效关系密切。据FAO研究,肥料投入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达41%,超过土地贡献率(25%)和劳动力贡献率(8%)。总结各地试验研究和实践经验,提高茶园基肥效应,在施用技术上主要应把握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
蜂胶质量控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生物学活性广泛,因而是近年来国内外蜂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热点,蜂胶制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产品质量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市场的热买,对蜂胶的各种说法同时也充斥市场,比如蜂胶搀假问题,蜂胶中的重金属残留问题,蜂胶中总黄酮含量问题,甚至“蜂胶是抗生素”等等。有些企业吹嘘只有自己的产品最好,令消费者莫衷一是。其实,蜂胶的安全性已被科学家无数次的实验和无数人群服用的实践所验证,根本就勿庸置疑。问题的真正症结在于:一些不法商贩或企业制假售假,另一些企业因眼红而对蜂胶本身或竞争对手进行诽谤诋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