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正>北乌头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民间常用中草药。块根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3-脱氧乌头碱及北乌碱等20余种成分,其中双酯型生物碱有麻辣味,亲脂性强,毒性大,是主要毒性成分。块根提取液对昆虫有很好的毒杀和驱避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性杀虫剂来进行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从2005年开始对北乌头进行了人工栽培,现已初步了解了北乌头的人工栽培技术,为北乌头的大面积人工栽培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块不同年龄的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大体服从左偏正态分布;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胸径年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柞栎象(Curculio dentipes)寄主定位机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柞栎象触角形态、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柞栎象触角上有感受器5种类型10个亚型,分别为:刺形感受器2个亚型、毛形感受器4个亚型、锥形感受器、齿形感受器2个亚型和腔形感受器。柞栎象雌雄成虫触角性二型不明显,很难作为形态上性别鉴定的可靠依据。雄虫触角感受器数量多于雌虫,但差异不显著。柞栎象触角感受器从基部至端部(柄节至棒节第4亚节)有明显的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20世纪50~90年代在吉林省中东部生态区营造的紫椴、黄波罗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椴与落叶松(红松、班克松),黄波罗与落叶松(红松、山槐)混交较好.混交方式以4~6行窄带或块状(0.1~0.2 hm2)混交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柞栎象幼虫与蒙古栎果实的相互关系,探讨柞栎象危害的产卵机制。[方法]研究橡果大小与单枚橡果内寄生柞栎象幼虫的体重、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单枚橡果中幼虫总体重与橡果重量符合负指数关系。由于较小的橡果不能提供满足柞栎象幼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食物,所以寄生在较小橡果中的柞栎象幼虫不能生长到其潜在的大小。质量小于拐点的橡果,食物储量可以限制柞栎象幼虫的大小,在这个区间内橡果的子叶通常被柞栎象幼虫吃光;相反,质量大于拐点的橡果,由于食物储量丰富,导致柞栎象幼虫的大小很少被限制。[结论]试验结果为柞栎象无公害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9--2007年对吉林松花湖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有食蚜蝇昆虫56种,隶属3亚科32属.其中,中国新记录1种(黄绿腹毛管蚜蝇),吉林省新记录8种.短腹管蚜蝇、长尾管蚜蝇和黑带食蚜蝇为优势种;松花湖食蚜蝇科成虫活动的时间动态是从5月—9月,6月和7月达到高峰;松花湖食蚜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古北区成分为主,其成分来源主要以中国-喜马拉雅和欧洲-西伯利亚区系为主.  相似文献   
7.
通过苗期试验研究,提供了黄波罗播种育苗及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管理技术,确定当年播种苗留床密度为100~125株/m^2;生长节律观测表明,黄波罗苗期7、8月份高生长占全年高生长量的82.81%;用Logistic曲线对黄波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确定出黄波罗苗期生长由逐渐加快到逐渐减慢持续时期平均为11.8周.对黄波罗移栽育苗进行了研究,确定移栽育苗的适宜密度为105株/m^2.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桃稠李的播种育苗、嫩枝扦插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总结归纳山桃稠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