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通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北川河流域,该县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于马铃薯生长.在大通县,目前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油菜和豆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在西部大开发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形势下,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增加油菜、马铃薯和豆类种植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李玉敏,2000).从大通县目前的种植业情况来看,油菜和豆类均有较好的种植面积,但马铃薯种植面积依然有待于增加.  相似文献   
2.
将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CsGS1;3,GenBank登录号AB117934.1)克隆,并与穿梭表达载体pZ8-1连接,将重组质粒通过电转法转到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3032感受态细胞,构建了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22/pZ8-CsGS1;3。再将成功构建的该重组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30℃下诱导4 h后,进行体外酶活反应。反应产物用薄层层析(TLC)检测发现有产物茶氨酸生成,经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色谱仪(LC-MS)进一步检测确定其合成产物为茶氨酸。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手扶步进式水稻插秧机的积极作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其日常维护工作的五项内容进行了说明,并重点围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故障,就故障的原因及应对办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实际操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实践经验,以小型水稻收割机为说明对象,就小型农机在永福县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也以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为依据,对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35块标准地,795株优势木与亚优势木的调查材料为依据,通过胸径与冠幅相关关系的分析,编制了结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确定以0.6,0.7,0.8为合理经营密度指数。  相似文献   
6.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通县北川河流域内不同植物群落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根据立地条件、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选取代表性地段,设置了24个标准地,应用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Simp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综合分析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退耕时间序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呈“小-大-小”的变化过程,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大-小-大”的变化过程;对不同起源地的群落多样性,天然林>退耕地>耕地,且退耕多年地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接近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7.
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渗吸性能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征之一,是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双环渗透仪法,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土壤渗吸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土壤的总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等物理性状与土壤的稳渗速率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基本呈增大的趋势;土壤渗吸过程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突出表现为初渗速度极大,而随着渗透时间的进行,其逐渐减小直至趋于某一常数亦即稳渗速度的过程;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的渗透性能存在差异,同样渗水量退耕还林土壤最大渗透速率是农耕地的11.37倍,渗透深度为10.59倍。退耕还林后土壤的渗透性能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咖啡碱是茶叶中的主要品质成分之一,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约占茶叶干重的2%-5%。在茶树中咖啡碱的核心合成途径为:黄嘌呤核苷甲基化反应生成7-甲基黄嘌呤核苷,再通过脱核糖反应生成7-甲基黄嘌呤,然后经过两次甲基化依次生成可可碱和咖啡碱。咖啡碱合成途径中转甲基化反应是通过N-甲基转移酶催化进行的,该酶是咖啡碱合成的关键酶。本文综述了茶树中N-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克隆、结构、功能分析及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县的客观实际和多年来各地的实践经验,围绕“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这个中心主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探讨。第一,实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是我县社会经济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我县的社会现实,也是山区农业结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加快山区林业开发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实现林业产业化,具体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模,增植主导产业;二是抓龙头,兴办林产工业;三是抓两头,提高产业化开发水平;四是抓名、优、特产品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五是抓流通,促进产业开发;六是抓人才,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人才保证。第四,搞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要处理好六方面的关系。即治理、开发与效益的关系;农业、林业、水利的关系;资源、环境、产业的关系;项目、基地、市场的关系;科技、教育和生产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并要转变思想观念,统一基调,政府支持,多方面配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只要做到这一些,我县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将会前景广阔,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短期遮阴对茶树嘌呤碱、氨基酸和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茶树嘌呤碱、氨基酸和多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对一年生茶树扦插苗短期遮阴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茶树三大代谢产物含量(嘌呤碱代谢,氨基酸代谢,多酚类代谢)及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短期遮阴处理使得儿茶素总量略下调,可抑制咖啡碱的合成,大幅提高氨基酸的合成。遮阴8 d可以使其氨基酸总量增加58.5%,其中茶氨酸含量增加了近6倍。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来看,短期遮阴处理对一些基因的表达影响很大,如TCS1、PAL、F3'H和ANR2。遮阴处理对茶树扦插苗中嘌呤碱、氨基酸和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