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编写《中国谷子品种志》工作中,于1979和1980两年先后搜集北方优良品种500余份在北京种植观察。1981年又对南方部分省(区)谷子资源进行搜集和调查。通过1980—1983年四年的观察、整理和品质分析,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虫草为虫草属Cordyceps(Fr.)Link真菌,世界已报道的虫草有400种左右,我国现已报道虫草约120种(梁宗琦,2007)。虫草的地区分布极广,目前除了黑龙江、宁夏、内蒙未见有虫草分布的报道外,其余24省区(含台湾省)均有虫草分布。  相似文献   
3.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隐丹参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大孔树脂纯化丹参药材丹参酮提取液中隐丹参酮的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出的隐丹参酮含量为指标,对大孔树脂型号、吸附条件、洗脱条件进行了考察.优选出的最佳条件为选取LSD-40型大孔树脂,上样液pH值3,上样液静置时间3 h,采用梯度洗脱,先用60%乙醇洗脱50mL左右,再用8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体积为190 ...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水飞蓟籽的综合利用率,研究水飞蓟籽油精炼的优化工艺。以机械压榨水飞蓟籽油为原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及水蒸气蒸馏脱臭的工艺条件,并以水飞蓟宾为标准,使用HPLC检测精炼前后水飞蓟素的含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量碱0.15%,氢氧化钠浓度10%,中和时间25min,中和温度60℃为碱炼脱酸最适条件;在活性白土添加量4%,脱色时间25min,脱色温度100℃的条件下脱色效果最好;通入水蒸气2h可有效去除毛油在高温时容易产生的臭味;精炼油的水飞蓟素含量为0.247mg.g-1,其水飞蓟素的损失率为11.47%。精炼后各项理化指标经检测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保证了水飞蓟籽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6.
贵州是少、边、穷的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攸久,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绸消费量正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2000年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因此,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我国蚕桑生产正逐渐由工业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向劳动力和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转移。这对我省发展蚕桑生产提供了有利时机,目前贵州省蚕桑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我们耍有“别人下、我们上”的战略远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对振兴贵州农村经济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维敏 《土壤学报》1986,23(2):97-105
应用3种土壤,在20℃和30℃温度下进行了与麦秸及不同量氮肥混合培养的试验,麦秸及氮化肥采取了15N标记、不标记的交叉处理。7周培养期间,各处理所含矿质氮包括所施化肥氮不同程度地被固定,一部分处理的起初被固定的矿质氮以后部分地得到释放,释放程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及培养温度有关。培养结束时,配施较多量氮肥的处理所施麦秸氮及化肥氮约有50-60%呈6N HC1水解氮组分之中,另有少量呈酸不溶性胡敏N形态,麦秸氮有4-17%矿化释放,化肥氮有10-50%仍为矿质氮形态,这些数值的高低基本上也与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及培养温度有关。以一种土壤与非标记的麦秸和氮肥混合培养,测定了两个月期间的CO2释放量,并未发现增加氮肥施量会促进麦秸分解,增施氮肥反而有稍为减缓麦秸C分解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研究得出,本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多在2-5%,各种还田有机物的腐殖化系数约为0.2-0.4。连续4年测定,玉米秸还田形成的新腐殖质的分解速率(r)为0.2458,减半期为2.8年。采用腐殖化系数0.3及新形成腐殖质的分解速率0.2458作为代表值,计算了每年定量加入超过维持原有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所需要的有机质情况下的腐殖质积累速度。据此估测出,本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0.7-0.9%左右的低产田,适当增施化肥使粮食年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每年以其秸秆产量的一半(约350公斤)以上还田,5-6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便可增长到1%以上,从而可以基本满足作物稳产高产对土壤有机质状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后碳,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与释放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碳酸盐褐土有效磷含量很低,仅占土壤全磷量的1.0~1.6%;土壤磷素组成以无机磷为主,Ca—P是无机磷主要成分。其次为O—P(闭蓄态磷)、A1—P、Fe—P、NH_4Cl—P,Or.—p(有机磷)占土壤全磷量的10.0~17.9%;磷肥施用只能在短期内对土壤各形态磷的水平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