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楼——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的体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竹楼文化也经历困难的发展阶段。作者基于竹类植物所具有的特性,分析和探讨了新型傣族竹楼建筑的优缺点,期待西双版纳竹楼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制止区内的环境退化和资源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保障社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天然林保护给社区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发展非木材产品,加强经济林果的发展以及营造速生丰产林和薪炭林的对策,以实现西双版纳的天然林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肥料种类及其施肥量对盈江省藤生长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2年生幼林进行连续3年的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和磷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3年中不同因素的各水平组合间苗木的地径、株高、叶片数和冠幅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总体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抑制盈江省藤生长的现象。不同肥料配施试验组合的地径、株高和叶片数均大于对照的相应指标。试验期间,单施微生物菌肥0.3~0.6 g/株即可满足盈江省藤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5.
以移植后苗龄5个月盈江省藤实生苗为试材,分别采用施肥、透光率、藤株密度、解淀粉芽孢杆菌D-B9601-Y2(简称Y2菌株)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进行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盈江省藤4种生长性状的主导因子各不相同,理论最佳试验组合为A3B3C2D1,即30株施复合肥90g,透光率50%,藤株密度10cm×15cm,Y2菌株浓度0.4×106 cfu/mL,其苗高、地径、单株叶片数、叶面积分别为25.07cm、9.93mm、3.4片和870.1c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肥对苗高和叶片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叶面积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地径影响差异不显著。透光率、藤株密度和Y2菌株对4种生长性状影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6.
竹类与民族植物学:传统知识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类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不仅是竹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期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其能利用传统知识系统去建立一个适宜的就地和迁地保护的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调查和收集竹类的形态和分类学特性;(2)根据植物分类学和传统知识鉴定和分类竹类属种;(3)研究和描述原住社区对竹类资源的利用和管理;(4)讨论和建议竹类资源持续发展的适宜行动。其研究结果表明:(1)在西双版纳发现有  相似文献   
7.
滇东南的山柑科野生植物种类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滇东南的山柑科(Capparidaceae)植物种类、地理分布和用途等方面,阐述了滇东南山柑科的物种资源状况、分布类型和经济价值。依据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并附带报道了青皮刺(CapparissepiariaLinn.)这一云南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
新型竹建筑的实践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述了新型竹建筑在云南的实践,分析了竹建筑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前景,认为新型竹建筑的推广应用,不仅将对中国热带森林资源的保护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将促进竹产业的发展,提高竹产业出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德宏拥有丰富的竹类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竹类资源是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最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德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竹类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竹文化。应用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了德宏原住民对竹类资源的传统利用和管理,并就德宏天然竹林资源德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琦  王慷林  孙卫邦 《种子》2012,31(1):107-109
通过对来自云南省3个产区共37份灯盏花种子的发芽率、千粒重、净度、纯度和含水量等指标的测定,应用SPSS 17.0分析软件,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后,进行K类中心聚类分析,制定了灯盏花种子质量的“三级分级标准”:(1)一级种子:种子的发芽率≥63.96%,千粒重≥0.206 2 g,净度≥88.87%,生活力≥62.38%,纯度≥100.00%,水分≤7.97%;(2)二级种子:种子的发芽率≥49.21%,千粒重≥0.1828 g,净度≥75.71%,生活力≥62.38%,纯度≥100.00%,水分≤8.10%;(3)三级种子:种子的发芽率≥48.15%,千粒重≥0.179 8 g,净度≥75.24%,生活力≥62.38%,纯度≥99.90%,水分≤8.51%.通过灯盏花种子质量聚类分析表明,云南个旧市的灯盏花种子质量优于云南弥勒县和泸西县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