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对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造林11和15个月的盈江省藤分别开展施肥试验,施肥后1个月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包括地径、冠幅、叶片数、叶片长及新叶数,研究不同肥料种类(N:P:K为11:8:6的复合肥、N:P:K为20:5:20的复合肥、过磷酸钙)、施肥量(25 g/株、50 g/株、75 g/株)以及是否施用尿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量、是否施尿素以及两者的组合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肥料种类及不同的施用量对苗木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不同肥料种类对冠幅、叶片长和新叶数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P冠幅=0.017<0.05,P叶片长=0.004<0.01,P新叶数=0.038<0.05),不同肥料施肥量则极显著影响地径、冠幅和叶片长(P=0.000<0.01),尿素不同施用量显著影响叶的生长。总体而言,过磷酸钙有利于盈江省藤叶的生长,N:P:K配比为11:8:6的复合肥可增加苗木叶片数和新叶数,尿素对苗木生长具有负效应,不宜施尿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激素和复合肥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分别在藤苗移栽后2个月(开始试验实施)、9个月、12个月时测定地径、苗高和叶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阶段的3个指标分别为地径0.36~0.50 cm、0.61~0.89 cm、0.77~1.25 cm,苗高10.72~13.21 cm、13.22~14.92 cm、16.16~22.50 cm,叶片数2.3~2.5片/株、2.6~4.0片/株、3.1~5.2片/株,呈现明显的动态增长。移栽12个月时,对照的3个指标均极显著地差于其他处理组合(P0.01),即试验的因素水平组合对苗木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此阶段理论优水平组合是地径施0.55 g/株复合肥和喷施0.5 g/L IBA,苗高和叶片数均为施1.1g/株复合肥和喷施0.5 g/L IBA的组合。激素种类是影响藤苗生长的主导因子(RARCRB或RARBRC)。  相似文献   

3.
采用U13(1312)均匀试验设计,探究N、P、K这3种肥料对小省藤和盈江省藤苗木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d和120 d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16.0 cm和26.0 cm,最大地径分别为5.7 mm和10.6 mm,最多叶片数分别为3片·株-1和4片·株-1。(2)60 d和120 d时的处理组合间平均苗高、地径和叶片数差异均为极显著。(3)2次理论优水平组合均为仅施0.67 g·株-1K肥和2.67 g·株-1P肥的盈江省藤生长最佳,与实际最优水平组合在藤种和P肥水平上一致,N肥保持在低水平。(4)盈江省藤苗木对肥力需求高于小省藤,小省藤生长速度缓慢可能与自身生理特性以及土壤肥力浓度偏高抑制其生长有关,同时K肥对2种省藤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无性系萌芽林的施肥提供依据,以肥料为试验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复合微生物菌肥、普通复合肥、桉树萌芽林专用肥、微生物复合肥)对广林香樟无性系萌芽林生长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对广林香樟无性系萌芽林的生长和地上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对鲜叶含油率的促进作用上,以复合微生物菌肥的效果最好,普通复合肥的效果最差;鲜叶产油量方面,微生物复合肥比其他处理更能促进芳樟油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对麻栎幼林开展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菌肥与化肥对麻栎树高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微生物有机菌肥2kg·株^-1+尿素2kg·株^-1对麻栎树高增长效果最好,施肥1年3个月后树高增长量为2.31m;微生物有机菌肥与化肥施肥量配比对麻栎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施用微生物有机菌肥1kg·株^-1+复合肥2kg·株^-1和微生物有机菌肥2kg·株^-1+复合肥2kg·株^-11年3个月后,胸径增长量分别为0.99cm和0.89cm,均显著高于施用其它配比肥的。增施复合肥更有利于麻栎的均衡生长,而微生物有机菌肥是缓效性肥料,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活性有益。  相似文献   

6.
以8 a林龄浙江红花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单施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以及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生长指标、产量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1600 g·株^(-1)的树高增长量以及叶片全氮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400 g·株^(-1)的冠幅增长量和叶片全磷、全钾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1600 g·株^(-1)的单株产量提高效果最显著。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浙江红花油茶植株生长、叶片营养积累和果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在氮、钾肥最佳用量的基础上,依次设置5个磷水平处理,对油茶幼林开展施磷肥试验。结果表明:低于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时,油茶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乘积增幅、叶绿度、叶面积及叶片养分N、P、K随着磷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在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下,各项指标达到最大值;大于每年900 g/株磷肥水平时,各项生长指标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说明过度施入磷肥,导致植株磷肥利用率的降低,影响植株体内干物质积累,不利于植株生长;不同磷水平处理中,对油茶各指标的影响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叶片养分与油茶树体指标间呈极显著相关性,施磷肥与各项指标关系密切。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对磷水平的响应,说明合理施用磷肥有利于油茶植株树体的生长和叶片养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用量的复合肥和磷肥作基肥,通过对巨桉3T-无性系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与对照间株高、地径差异显著;复合肥用量500 g时,6个月后巨桉3T-无性系苗木株高为2.04 m,地径为2.53 cm,而磷肥用量为500 g时,株高为1.68 m,地径为1.77 cm;用复合肥200 g和磷肥300 g混合作基肥效果最好,株高为2.12 m,地径为2.46 cm。当复合肥和磷肥用量相同时,复合肥施用效果好于磷肥,两种肥混施能较好地促进桉树生长。  相似文献   

9.
选用不同肥料种类(复合肥、钙镁磷肥、过磷酸钙肥)及不同施肥方法(浇施、沟施、穴施)进行了黄花倒水莲苗木施肥效果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种类及施肥方法对黄花倒水莲的苗木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以选用复合肥分别于3月上旬浇施150kg/hm2、5月下旬浇施300kg/hm2、8月上旬浇施450kg/hm2施肥3次的苗木生长效果最好,平均高、平均地径、平均侧根长度、≥1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数最大,分别达56.9cm、0.68cm、24.6cm、4.3条。  相似文献   

10.
不同容器类型及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容器类型、基质施复合肥比例和施缓释肥时间的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弥渡县云南松种子园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设计开展苗木培育试验,测定苗木的生长量指标。结果表明,苗龄127d时,不同处理组合(含对照)苗木的平均地径0.80~1.43mm、苗高2.9~8.3cm、冠长1.1~5.7cm、主根长8.1~17.8cm、一级侧根长2.6~7.2cm和一级侧根数9.1~20.3条/株,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苗木地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基质施复合肥比例(质量比),基质施0.2%的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地径生长;容器类型是影响苗高、冠长、主根长和一级侧根长的主导因子,白色塑料容器极显著地促进苗木的主根和一级侧根伸长(P0.01);一级侧根数则主要受施缓释肥时间的影响。一级侧根发育协调苗高共同生长,根系伸长则与苗高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关系。施复合肥0.4%的基质置入无纺布容器中于苗龄35d时再施缓释肥(1g/容器)的处理组合,有益于苗高和冠长生长,此处理组合可应用于相同气候和基质的云南松苗木培育生产实践中。容器选择结合施肥可消除云南松蹲苗现象,促进其苗木生长,缩短云南松壮苗的培育期。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复合肥、N肥、透光率对1年生高地省藤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因素对苗木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种植密度是最关键因素,其次为复合肥,影响因素最小的为透光率;筛选出的最佳处理组合为植株密度15 cm×15 cm、透光率50%、不施N肥和复合肥时藤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对2种林分密度(低密度、高密度)、3种施肥处理(尿素、生物有机肥和钢渣肥)的毛竹胸径、新竹生长状况、相对增长产量进行研究,以确定钢渣肥能否替代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肥处理间新竹株数、胸径以及产量均无明显差异;在不同密度条件下,新竹株数与产量同样没有产生明显差异,而对于平均胸径则为低密度林分明显高于高密度林分(P=0.041<0.05)。3种不同施肥处理并未对毛竹相对增产量产生显著差异(P=0.138>0.05);在试验所设的2种密度中,低密度毛竹林相对增长产量显著高于高密度毛竹林(P=0.023<0.05)。基于钢渣肥较低的成本,在生产上可以用其取代尿素和生物有机肥,以提高竹林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氮肥对核桃楸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元素对植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核桃楸1年生苗木的氮肥营养研究,探讨氮肥的合理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30g/m是核桃楸的最优氮施肥量,其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最优,为核桃楸育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以其半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地径、苗高、每丛株数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确定苗木质量等级。结果表明:云南龙竹实生苗苗高、地径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苗高、地径和每丛株数作为苗木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可行的。经综合评定,确定云南龙竹半年生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高度≥37 cm、地径≥3 mm、每丛株数≥4;Ⅱ级苗27≤苗高<37 cm、2≤地径<3 mm、3≤每丛株数<4株;Ⅲ级苗16≤苗高<27 cm、1≤地径<2 mm、2≤每丛株数<3株。研究结果可为云南龙竹苗木等级进一步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檫木幼林进行复合肥施肥试验,4 a定期观测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苗木生长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量;施肥具有明显的后滞现象;不同施肥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云南高氏甜龙竹苗木质量分级及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障高氏甜龙竹(商品名)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效果,在昆明市嵩明县、富民县,保山市昌宁县,玉溪市元江县开展了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试验,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研究了高氏甜龙竹1年生苗的分级标准。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苗木的分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富民县和元江县对Ⅰ级苗的要求较高,富民县Ⅰ级播种苗要求苗高≥8.31 m、地径≥4.63 cm,元江县Ⅰ级扦插苗要求苗高≥6.55 m、地径≥3.67 cm。高氏甜龙竹不同育苗方式,其苗木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表现为播种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扦插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状况和每丛株数,播种苗的平均根系数量、根系总质量、每丛株数分别是扦插苗的7.07倍、7.13倍和6.69倍,表明播种苗以后的生长潜力更大。不同等级的高氏甜龙竹苗木的造林效果,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Ⅰ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100%,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也可达到95%以上,Ⅲ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低于82%。  相似文献   

18.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改良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期在促进湿地松生长及改良土壤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方法]2016年7月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区组,3个处理,分别为细菌肥料处理、基质对照处理及不添加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处理。2017年11月测量湿地松的株高和地径,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以及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用Biolog-ECO板分析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细菌肥料显著促进了湿地松幼苗株高和地径的增长,空白对照、基质对照处理和细菌肥料处理地径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98.27%、105.53%和123.09%,株高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55.69%、66.56%和85.18%,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密度,增加了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最大持水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但细菌肥料处理的作用更显著。细菌肥料和基质对照均提高了湿地松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以及速效钾含量,但细菌肥料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之间在4种养分含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基质对照与空白对照之间只在有机质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细菌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细菌肥料还使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对6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酚酸类和胺类)的利用能力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显著提高,基质对照也促进了上述指标的升高,但效果并不显著。[结论]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可以促进湿地松幼苗的生长,提高湿地松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水解性氮的含量,同时使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升高,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以及优势度指数,提高了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以及代谢活性,但细菌肥料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质对照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纳塔栎Quercus texana 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育苗方案。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 <0.01),容器越大,苗高生量越大,地径越粗;控释肥不同加载量对纳塔栎地径生长和高径比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苗高生长影响极显著(P<0.01),在控释肥3.5kg·m^-3的加载量下,纳塔栎具有最大的高生长量和高径比;控释肥加载量和容器规格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对苗高生长和高径比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不明显。综合不同容器规格和控释肥加载量的交互作用以及对育苗成本的考虑,结果发现,在使用18 cm×20 cm的容器和3.5 kg·m^-3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纳塔栎苗高生长最优,同时具有较好的地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