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LN2处理板栗种子和离体胚保存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板栗种子超低温保存前后种子发芽率和脱水耐性,以及其离体胚的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分析,来研究板栗种子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结果表明:含水量水平是影响板栗种子发芽率以及超低温保存效果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时板栗种子和离体胚应进行适度脱水,超低温保存宜采用20%~25%含水量范围;采取适当脱水方式和含水量水平,能够较好地保持板栗种子的发芽率。适当的超低温保存因素的组合有利于板栗种子活力的维持、离体胚脯氨酸的诱导和减少丙二醛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针对杉木林地力衰退,在一代林采伐迹地上设置不同收获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以及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三种因素不同水平的标准地,通过对二代杉木幼林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系统研究,获得有利于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最优组合方式。试验结果为:一代林收获方式为影响土壤有机质其含量的主导因子,其次为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整地方式产生的影响力最小;影响土壤全N以整地方式最为显著,采伐剩余物的影响力则最小;影响土壤全P和速效P含量的主导因子为不同收获方式,影响力最小的因子分别为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和整地方式;影响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收获方式,而影响力最小的因子分别为整地方式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碳循环研究是目前全球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笔者分别从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碳平衡及其研究方法等三方面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豆杉初级种子园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红豆杉实生苗为砧木,以经过反复筛选的10株福建省内南方红豆杉优树穗条为嫁接用接穗,采用一穗多用技术,用"4"错位法以嫩枝和小砧嫁接,提高穗条的利用率和嫁接的成活率。通过合理的修剪管理得到良好的树体矮化效果,提高结实率,为建设高遗传品质种子园作出有效保障,初级种子园遗传增益达到5~15%,对我省南方红豆杉初级种子园营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林地征占用年度定额编制关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林地征占用年度定额编制为研究对象,阐述福建省征占林地限额编制的重要性,通过对林地征占用情况进行预测与监控,研究了福建省林地征占用年度定额编制的基本原则、测算方法等关键问题,确定林地征占用定额总量,提出合理的年度定额。  相似文献   
6.
以长汀县蔡坊村林业生态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根据当地的森林资源特点,实施注重蔡坊山体、林分、道路、基础设施等综合治理于一体的综合措施,创建生态系统协调,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宜业宜居,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备,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林业生态示范片,对林业水土治理、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时期既是福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福建林业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客观分析福建林业面临发展环境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和思路形成,并对规划涉及重点篇章内容加以说明,可为林业专项或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不同浸种方式对香樟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香樟种子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药剂的浸种方式进行正交实验处理,观测香樟发芽性状,测定不同发芽阶段种子内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香樟种子内含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浸种方式在65℃下较为适宜,在此温度下浸种处理的种子萌发快而整齐。药剂浸种以IAA对香樟种子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效果高于GA3和2,4-D。而GA3对香樟种子的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高于2,4-D和IAA。IAA浸种对香樟种子的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高于2,4-D和GA3。浸种处理时加入适量IAA有助于提高香樟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突脉青冈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阔叶树种。研究表明,该树种具有很大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对该树种的研究得到许多学者和林业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突脉青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起来是:突脉青冈天然林内物种丰富;空间分布呈集群分布,各物种对资源具有共享性,多物种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群落各组分热值存在差异。人工林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种子和幼苗对气候和土壤要求高。突脉青冈木材的密度和综合强度中等、干缩小,纤维交织能力好。  相似文献   
10.
突脉青冈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统计学、数学方法对突脉青冈群落乔木层生态位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突脉青冈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以恢复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树种结构和生态功能。结果表明,突脉青冈和米槠生态位较宽,其生态位值分别为0.96和0.83,群落内其它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0.2-0.4之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表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说明突脉青冈和米槠2个树种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充分利用群落中的资源。该群落继续向前发展,可能发展成为突脉青冈和米槠占优势的顶级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