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8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80年代初中国生态环境中六六六的污染概况,特别是六六六各异构体在植物、动物样品中的残留水平,在土壤中的消解、被作物吸收和在食物链中生物浓缩的特  相似文献   
2.
法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林丹生产国,年产量为3800吨左右,约占世界林丹总产量的1/2。同时法国每年还进口相当数量的林丹,如1989年从中国订货1200吨,经过加工销往世界各国,故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林丹加工国。法国对林丹的需求量很大,平均年总需求量为2000吨左右,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林丹市场。法国使用的林丹剂型主要是乳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自然条件下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的消解规律与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消解较为缓慢,苹果上的半衰期为21.9─23.6d,土壤上的半衰期为21.2─27.8d。在使用浓度为100─200mg/L,施用2次的情况下,苹果和土壤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5和0.05mg/kg。  相似文献   
4.
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溴甲烷熏蒸大棚土壤后土壤及作物(黄瓜)中残留的Br^-,用顶空法测定土壤吸附的溴甲烷。在0.4-40mg/kg的添加范围内,Br^-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5% ̄14.7%。Br^-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5.0和14.2d(北京)、24.7和10.3d(沈阳)。土壤吸附的溴甲烷量较少,其半衰期和Br^-的相近。低于75.0g/m^2的施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乱用、滥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迫使人们不仅要关心某种农药的防治效果,更应注重由于该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正确判断使用某种农药后是否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恶果,就不得不对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行为与归宿有个清楚的了解;准确预测农药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移动方式和运转途径以及消解与富集规律,又不得不查明可能影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农药的光分解研究在国外进展很快。探讨了一些新的试验技术和研究方法,也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本文对农药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试验设计的优化选择与光解能源的采用,反应介质与影响光解速率的因素,光解产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定技术,以及在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了概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农药的多残留分析系微量或超微量分析技术,不仅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更要求高分辨的分离系统。传统的填充色谱已经不能适应宽沸程混合物分离的要求。毛细管色谱的启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固定液的选择、柱温的优化、进样系统的改进,以及双柱流、双检测器联用技术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根据自愿受试者、职业中毒、意外中毒和企图自杀接触林丹后的临床表现,结合理化检验,较全面地概括了林丹的中毒特征为呼吸加快,痉挛,惊厥,运动失常,口腔出血,昏迷,脑电图紊乱,谷丙及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活性升高,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或损坏.但一般经过治疗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10.
林丹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有机氯杀虫剂,在国外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害虫防治。由于林丹是从六六六原粉中提取出来的丙体——六六六,在我国停止生产和使用六六六的过程中,也影响到林丹的推广使用。林丹虽来自六六六,但又不同于六六六,它是六六六中唯一的有效成分。因此,把林丹视为禁用品种是一种事出有因,缺乏科学依据的误解。本文从林丹的生产工艺和对无效体的综合利用,林丹在国外的生产与销售形势、应用范围和研究近况等方面为澄清这种误解提供了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