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以3种大宗野生牛肝菌(黑牛肝菌、黄牛肝菌、红乳牛肝菌)和3种大宗人工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猴头菇、灵芝)为原料,对其基础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结果表明,所选6种食用菌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特点,所选野生牛肝菌与栽培食用菌在基础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对云南省18种常见野生食用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水分、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矿质元素以及风味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隶属于6目7科10属的18种野生食用菌,在水分、灰分、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方面与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相当。粗蛋白含量高于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所有样品含有的铁,干巴菌的硒,黄白蚁伞和双色蜡蘑的铜,盾尖白蚁伞和粗柄白蚁伞的钙、镁、铜均远高于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所测样品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以及酪氨酸6种氨基酸总和为0.355~1.548g·100g-1,其所含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6种氨基酸平均总含量最高的为离褶伞科,其次为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粗柄白蚁伞所含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6种氨基酸总和均较其他野生食用菌高,并远高于人工栽培食用菌。可见,云南省常见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FRAP)以及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4种鸡■菌Termitornyces spp.(蚁巢伞、粗柄蚁巢伞、金黄蚁巢伞、乌黑蚁巢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蚁巢伞多糖和乌黑蚁巢伞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达到1.15 mg·m L^-1和1.42 mg·mL^-1,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达到1.63 mg·mL^-1和1.08 mg·mL^-1,对ABTS^·+的IC50值分别达到1.31 mg·mL^-1和1.54 mg·m L^-1,但其铁离子还原力较弱。4种鸡地从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均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气调包装条件对金耳贮藏品质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比较初始气体比例对金耳气调保鲜贮藏品质的影响,并考察确定适宜的保鲜包装、气体组分及比例。当贮藏温度为(4±1)℃,气体比例N_2∶O_2∶CO_2为90∶5∶5时,金耳可贮藏16 d,且具有较好的品质。确定金耳最佳低温气调保鲜条件,保鲜时间可达到16 d。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7种红菇科(Russulaceae)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17项营养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丰富,风味氨基酸含量高,17项营养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系统聚类分析将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分为3类,第1类:玫瑰红菇(Russula rosea);第2类: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第3类: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静生乳菇(Lactarius quietus)、稀褶多汁乳菇(Lactarius hygroporoides)。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综合评价的4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得分函数模型:Z=0.469Z1+0.252Z2+0.122Z3+0.070Z4,揭示了不同种类红菇营养价值的差异,得到了综合评分较高的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在线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2,2-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 phy-diode array detection-mass spectrometry-DPPH,HPLC-DAD-MS-DPPH) 快速筛选和定性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方法,对黑脉羊肚菌样品的水提物、50%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进行检测,并应用高分辨质谱对筛选所得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显示,黑脉羊肚菌水提物抗氧化活性最优,筛选获得抗氧化活性成分3个,应用高分辨质谱进行定性分析,获得抗氧化成分分别为山梨醇、未知化合物和柠檬酸.故可知,黑脉羊肚菌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水溶性小分子极性化合物,以水提取物中含量最为丰富.本方法直观、快速、准确,适用于复杂天然产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与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市售11种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多糖、总三萜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含量。结果表明,11种野生食用菌的粗多糖含量为1.44~5.27 g·100-1·g-1,总三萜含量为0.75%~1.60%,腺苷含量为657~3 349 mg·kg-1。其中,白牛肝菌(Boletus bainiugan)的粗多糖和腺苷含量最高,香肉齿菌(Sarcodon aspratus)的总三萜含量最高。3种活性物质的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腺苷、粗多糖、总三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栽培原料的筛选、开发和优化成为我国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具有巨大优势。但是目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产业壮大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