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移栽叶龄、促芽肥施用期及施用量、留桩高度及割后壮苗肥施用量5个因素与再生稻汕优63产量的回归关系,模拟并优选出单产3 375kg/hm~2以上的最佳技术体系,即移栽叶龄5.7-6.0叶,促芽肥于头季稻齐穗后12-14d施用,每公顷施用尿素189-202.5kg,留桩高度36-38cm,壮苗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38-147kg.经泰宁、尤溪、将乐等县较大面积的验证试验,证明本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I.生育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 Ⅱ.干物质生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供试组合W6154s/特青、亚优2号和光优6028生育前期具有较强的物质积累能力;其中W6154s/特青和光优6028前期群体生长率(CGR)高主要与叶面积指数(LAI)发展较快有关.部分原因是它们前期积累的干物质对叶片的分配率明显高于对照;而亚优2号前期CGR高除了叶面积有明显作用外,与较高的净同化率(NAR)也有一定关系.W6154s/特青和亚优2号主要由于后期适应性差,物质生产变劣,故实际产量不如对照汕优63.光优6063生育前、中期群体物质生产与对照威优64相近,但产量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后期适应性强,能维持较高的LAI和NAR.光优6028虽然后期物质生产性能也较好,但产量不如光优6063,可能主要与物质运转效率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 Logistic 生长方程 W=A/(I+Be~(-k■)拟合若干两系杂交稻不同枝梗颖花单位库容的灌浆过程,结合抽穗后的群体物质生产分析,研究组合间的灌浆差异及其生理原因.结果表明:(1)供试组合Ⅰ次和Ⅱ次枝梗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强弱势灌浆差别,两者灌浆线性期重叠时间长达8-11d,粒位间的营养竞争是普遍存在的.(2)大库容组合可以提高结实期群体叶片的净同化率,发挥叶片的光合潜能.但光合面积较小,库源比仍明显偏大,这是其总体灌浆速率较低、枝梗间差异更大的主要生理原因.(3)不同组合Ⅰ次枝梗前期都具有较强灌浆势和较快启动灌浆的能力,表现营养竞争上的绝对优势.因此组合间其最后库充实率差异之大,可能与颖花机能性障碍的比例多少有关,此外还涉及后期物质转运功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期播种,研究若干两系杂交稻生育特性的结果表明。供试组合亚优2号、光优6028、光优6063和W6154s/特青的穗前生育期平均为87.0-90.1 d,介于对照组合汕优63(95.5 d)和威优64(81.2 d)之间,均属偏感温类型,可兼做早、晚稻生产用种;不同组合分蘖性差异很大,其分蘖力强弱大致顺序为:光优6063>光优6028.W6154 s/特青>亚优2号:两系亚种间组合大穗优势突出,但结实性差,易受不良气候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II 干物质生产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单季晚稻面积大,产量低,是山区水稻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种植杂交水稻是提高单季稻产量的有效途径。然而,栽培技术得当与否,杂交水稻的产量悬殊很大。为了明确产量的限制因素和探索相适应的高产栽培途径,促进全面平衡增产,本研究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270块单季杂交晚稻田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初步获得结论:(1)源足库小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总数是增产的关键;(3)增产的途径:低产田(800斤/亩以下)要大幅度增加每亩有效穗数;中产田(800~1000斤/亩)以增加每穗粒数为主;高产田(1000斤/亩以上)应穗粒兼顾,促进粒多粒重。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若干两系杂交稻组合的结实性和库源关系的结果表明,除了光优6063外。多数组合的结实性均不如对照汕优63.结实率低主要是空粒多造成的,秕粒较少,并存在明显的强弱势枝梗或颖花差别.结实率高低与同化物竞争或库源协调状况有很大关系,亚种间大穗组合对源的削弱更为敏感,结实期源(叶面积)的大小,源的活性和物质运转能力都同样重要.高库源比或大穗组合应通过加强栽培,增强源的功能,以提高产量潜力.研究还初步表明,一些亚种间组合可能存在非物质供应的结实障碍;颖花中颖果发育的启动可能要比物质灌浆过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