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阿月浑子的引种栽培工作能够在自然条件多样、立地类型复杂的甘肃省内有效地开展,对甘肃省内不同气候区的22个样点和新疆喀什、和田2个样点及国外阿月浑子栽培区的6个样点共计30个样点的8项气候要素进行了综合气候因子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温度、热量、降雨及光照条件,可将30个样点划分为4个气候类型区:适宜区2类,即适宜阿月浑子生长的地中海气候区和中西亚暖温带干燥气候区,这2类气候区均无甘肃样点;次适宜区1类,即热量条件适宜而干燥条件不足的甘肃南部暖温带武都等4个样点;边缘区1类,即热量条件适宜而生长季节湿度较高的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甘谷等4个样点和干燥与光照条件好而热量不足的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敦煌等4个样点;不适宜区1类,即光热水资源均不足的部分温带、寒温带区域的迭部等10个样点。  相似文献   
2.
汪淑娟 《农业与技术》2012,(9):13-14,16
根据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及市农科总站提出的玉米"配方施肥校验"试验方案进行实地试验,并对试验的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扩大阿月浑子在甘肃省的栽培区域,在进行适宜性区划的基础上,选择兰州、敦煌、靖远、崆峒、皋兰等市县,对已在甘肃中部甘谷县引种成功的美国阿月浑子2个主栽品种开展了中间区域试验,并提出了发展阿月浑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果树病虫害防治现状和问题入手,介绍了果树病虫害传统防治方法,阐述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中的绿色技术,以达到促进果树健康生长、提升果品质量与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专用于测量盆栽植物蒸散量的设备较少,且均为单点测量,盆栽科学实验中大多借助于商用电子秤。开发了一套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多路盆栽植物蒸散在线测量系统,可以远程在线获取多路盆栽植物重量。称重单元连续15 d在线称重和0~30℃温度变化范围内最大误差不超过1 g,节点采样间隔为5 min可连续工作120 d以上。经温室盆栽生菜实验表明:生菜单日内蒸散速率呈现峰值变化趋势;各个生长阶段蒸散速率的关系为:中期后期前期;蒸散速率与太阳辐射量、大气饱和水汽压差的线性相关度分别为0.86,0.78。系统测量结果与现有研究基本一致,可以较好的反映整个生长周期盆栽植物蒸散的变化趋势,为植物蒸散在线多点监测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设备支持。  相似文献   
6.
4种黄连木种子萌发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种黄连木种子(阿月浑子砧木)进行萌芽试验,结果表明,各种黄连木种子透水性较好;UCB1种子发芽早、出苗齐、萌芽率高,具有良好的萌发特性;全缘(叶)黄连木种子整体萌发性状表现最差,不宜用于阿月浑子产业化发展;发芽前采用常温水和5%的盐酸浸泡对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2014年、2015年连续对积石山县核桃大树资源进行调查,对其中11株树龄超过100年、连年正常结实、具有早熟、纸皮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进行测定,并提出有效保护和利用大树资源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核桃大树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肃南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昆虫资源十分丰富,首次报道了这一地区襀翅目的种类和分布。结果表明共有襀翅目昆虫16科12属19种,其中包括甘肃省新纪录10种。  相似文献   
9.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西靠漳县,东连甘谷,南接礼县、岷县,北与陇西、通渭接壤。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9.8℃,年日照时数2199小时。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冷而无严寒,夏热而无酷暑,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降水充足,非常利于苹果的生长和结果,所产果品质优色艳,很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全县总耕地面积61.9万亩,总人口46万人,现有各类果园面积17万亩,总结果面积9万多亩;有果园户50412户;全县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核桃发展现状及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肃省核桃生产发展及分布情况,结合近期核桃产业发展趋势,探讨目前甘肃省核桃生产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