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树废弃物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病虫害爆发问题日益突出,对其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修剪的茶树枝叶提取液作为还原剂和封端剂,以提取后的残渣作为炭源,成功制备了一种可高效去除水中六价铬(Cr(Ⅵ))的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embedded tea leaves,TLBC-nZVI)。分析了材料用量、溶液初始pH值和温度等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SEM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合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试验探讨了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高温、增加材料用量有利于TLBC-nZVI对Cr(Ⅵ)的去除。TLBC-nZVI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该吸附是自发的化学吸热过程。TLBC-nZVI与Cr(Ⅵ)的反应机制为吸附在材料上的Cr(Ⅵ)被零价铁(Fe0)和还原性官能团还原为三价铬(Cr(Ⅲ))...  相似文献   
2.
航天诱变对夏枯草SP1代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处理对SP1代夏枯草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为夏枯草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夏枯草种子和地面种子(对照)为材料,在夏枯草发育过程中观测记录表型生长指标;在夏枯草收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干燥果穗中的迷迭香酸含量,分析航天诱变对夏枯草的影响。【结果】搭载组(SP)夏枯草的株高、主茎粗、分枝粗、果穗粗度、果穗长度、果穗数、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表型指标与对照组(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分枝粗、果穗数、果穗粗度、果穗长度、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搭载组(SP)夏枯草的抽薹期、开花期、盛花期、成熟期均较对照推后;搭载组(SP)干燥果穗中迷迭香酸含量总体较对照组(CK)有所升高,在SP1代中检测到6株含量极高的植株,但总体差异不显著;搭载组SP1代夏枯草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表型变异。【结论】航天诱变增大了夏枯草植株表型的突变率,总体而言对夏枯草表型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5种微量元素浸种对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微量元素的不同浓度浸种处理决明种子,研究不同微量元素及浓度对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微量元素及浓度浸种处理对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10mmol/L的锌、0.2mmol/L的钼、0.15mmol/L的硼、10mmol/L、20mmol/L的铁处理对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铜的3个处理及20mmol/L的锌、0.5mmol/L的钼、0.2mmol/L的硼处理表现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见,适宜浓度的铁、锌浸种能够促进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又以10mmol/L的锌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舟八号"飞船搭载决明种子SP1代的生物学特性、生理指标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从SP1代中筛选优良突变株。【方法】以飞船搭载的决明种子SP1为材料,对SP1代田间出苗率、生育期、株高、茎粗、分枝数、荚果数等主要生物学指标进行统计,测定SP1代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对SP1代种子特性及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飞船搭载的决明种子田间出苗率为24.5%,相比对照(未经飞船搭载)显著降低;SP1代中编号为SP3、SP10、SP25、SP29、SP46、SP47的6株植株的初花、现蕾、盛花等生育期较对照有所提前,其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单株荚果数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单株产量显著提高;SP1代种子中除SP3、SP29、SP46的电导率升高外,其余种子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SP10、SP25、SP47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SP1代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变化;橙黄决明素、大黄酚2种有效成分含量除SP25、SP42有所升高外,其他SP1代有效成分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决明SP1代中编号为SP3、SP10、SP25、SP29、SP46、SP47的6株决明植株为高产突变株,在SP2代可对这6株决明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析含羞草中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利用Illumina platform 2000TM测序平台对含羞草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4 182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695 bp,N50值为1 159 bp。共有30 243个Unigene注释于50个GO功能组中,其中“代谢过程”“催化活性”以及“细胞”注释的Unigene数量较多。KEGG通路分析鉴定出49个Unigene注释在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分别编码查尔酮合成酶(CHS,12个Unigene)、查尔酮异构酶(CHI,4)、黄烷酮-3-羟化酶(F3H,3)、黄烷酮-3’-羟化酶(F3’H,9)、黄烷酮-3’,5’-羟化酶(F3’,5’H,1)、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5)、黄酮醇合成酶(FLS,3)以及无色花色素还原酶(LAR,12)基因。从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出7 382个以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为主要类型的SSR标记。随机选出10对SSR引物进行扩增,其中有7对能够扩增出清晰的条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