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花生栽培上采用覆盖普通地膜、含除草剂地膜、普通地膜 除草剂及空白4个处理,进行3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中采用含除草剂地膜除草效果最佳,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其次为普通地膜 除草剂,二者与对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为些建议在生产上可提倡花生覆盖地膜技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福建30个甘薯杂交品种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除蔓粗外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均较大(达20%以上),都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并测定和分析遗传力与表型选择的关系,通过遗传相关、逐步回归和遗传通径分析,初步提出了福建省甘薯杂交品种高产优良基因型的表现是:单株分枝和单株结薯数较多,茎叶生长适量,绿叶重较高而不过量,蔓粗细和蔓长短,以及节间长度中等。  相似文献   
3.
甘薯新品种金山57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987-1992年选用优亲配制组合进行复合杂交,育成甘薯新品种金山57,1993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表现特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旱及耐寒力较强和适应性较广等综合优良性状,尤其抗蔓割病、群I薯瘟病、黑腐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并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与优质和高产与早熟难以兼顾的矛盾,是福建省“六五”以来甘薯育种攻关的一个突破。金山57推广速度快,1991年全省示  相似文献   
4.
对9个甘薯杂交组合实生苗做田间接种鉴定.结果表明,9个家系实生苗对蔓割病抗性有较大的分离,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性分布,显示以加性效应为主的遗传特点.亲子间抗性相关测定达到d=0.01的极显著水平,说明F1群体抗性受双亲基因型支配,但正反交反应有异,有明显偏向母性的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北方,每年春夏之季,城市街路、公园等公共空间需要栽植大量花卉,其中一年生草花占绝大多数,每年春季的一年生草花需要重新栽植、养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多年生的宿根花卉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大力推广多年生宿根花卉是园林植物发展的趋势.由于北方地域气候的因素,从南方引种宿根花卉成功率较小,而将野生宿根花卉引种驯化,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AA鸡是世界上饲养得最多的品种,在我区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区饲养上千只种鸡的至少有8个场,种鸡存栏量超过10万只。深入研究本品种的特性,探讨科学饲养管理的方法已成为我们突出的任务。我场自1985年以来已先后引进22个批次计6万余套。通过几年的摸索,逐渐总结出了一些经济,近两年的育雏成活率、育成率分别超过98%、90%,全年平均母鸡日产蛋率约55%。本文想就我场这方面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甘薯集团杂交后代30个实生品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均较大.GCV达20.03%-37.65%,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测定和分析了遗传力及遗传进度与表型选择的关系.通过遗传相关、逐步回归和遗传通径分析,提出了集团杂交品系高产的优良基因型表现是:单株结薯数较多,茎叶生长较好,绿叶重较高,蔓较短,其它性状中等,并以此作为高产育种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0年选用优良亲本进行放任授粉的集团杂交 ,育成甘薯新品种金山 12 55,于 1996和 1997年分别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耐旱及耐贮等特性 ,在莆田、惠安、晋江、漳浦、福清等 16个县 (市 )示范推广 ,到 1999年累计种植面积 370 2 7hm2 ,已取得了较大增产效益 .  相似文献   
9.
甘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介绍了甘薯栽植、管理及收获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1987-1992年选用优亲配制组合进行复合杂交,育成甘薯新品种金山57,1993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表现特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旱及耐寒力较强和适应性较广等综合优良性状,尤其抗蔓割病、群Ⅰ薯瘟病、黑腐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并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与优质和高产与早熟难以兼顾的矛盾,是福建省“六五”以来甘薯育种攻关的一个突破.金山57推广速度快,1991年全省示范种植面积926.7hm2,1992年示范推广13866.7hm2,1993年全省6地市、38县(市)区扩大推广42200hm2,1991-19933年累计推广面积56993.4hm2,增产薯干14.6万t,增加产值1.47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