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在现代农业中,准确有效把握N、P、K施肥量,提高肥料农学效率,是农民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为更好地掌握水稻生产过程中肥料施用的定量化、标准化,进行"3414"试验。设N、P、K 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3重复,42小区,开展低纬高原丘陵红壤区水稻施肥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N、P、K的合理施用量及肥料农学效率,以及种植前、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在增产增收上的效果等。结果表明,N、P、K三因素对水稻产量贡献率最大是K肥,其次是N肥,而P肥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显著。N、P、K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N 234 kg/hm~2,P 133.5 kg/hm~2,K121.5 kg/hm~2(N∶P∶K=15.6∶8.9∶8.1)。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个旧市南部山区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1年至2012年冬季以合作88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云薯301较对照种增产极显著,且炸片品质好。紫云1号因富含花青素,表皮光滑,卖价好深受种植户喜爱,适宜当地种植。建议对以上2个品种进一步推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3.
施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环境污染问题。长期以来,过量施肥、单一施肥、偏施氮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肥料利用率下降和农业环境污染。鉴于目前施肥量仍在持续增加的情况,笔者从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的基本现状、施肥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积极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对策,这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太原看奶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奶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牛奶产量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发展.年人均奶类拥有量从2000年的14千克多一点,增至2005年的28千克.其升幅翻了一番。进入“十一五”,奶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对奶业发展做出一个正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奶业向健康、有序、良性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个旧市南部冬马铃薯主产区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干旱缺水是制约该地区冬马铃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个旧市于2012-2013年在贾沙乡围墙村等喀斯特地貌山区旱地,开展了冬马铃薯等高横向聚土垄作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表明,冬马铃薯等高横向聚土垄作马铃薯产量为43 507.5 kg/hm2,常规横向平作种植产量为35 251.5 kg/hm2,顺坡垄作种植产量为32 254.5 kg/hm2。采用等高横向聚土垄作方法种植冬马铃薯,不仅节水、抗旱,而且增产增收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纬高原山区早春马铃薯不同覆膜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生产率、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降水与土壤耕作层湿润深度等变化情况对马铃薯产量差异的影响。【方法】以当地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为材料,试验设置3个处理:T_1处理,等高横向聚土单垄地膜覆盖种植;T_2处理,等高横向平作半膜覆盖种植;T_3处理,以当地顺坡面平作半膜覆盖种植方式为对照(CK)。【结果】T_1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湿润深度和水分生产率极显著高于T_3处理(CK)3.8%~54.8%、2.2~58.1 cm和6.43~11.46kg/m~3。T_1处理的出苗率极显著高于T_3处理(CK)19.6%~22.3%。T_1处理的产量、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T_3处理(CK)82.6%~101.3%和130.8%~172.4%。【结论】T_1和T_2处理,尤其是T_1处理可明显促进早春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经济、生产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