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陆续收集并整理、编目的地方稻种达5667份,大部分已分别于不同时期送国家种质库作长期保存,系统完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大穗、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冷:旱)和功能型等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2)贵州地方稻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环境对品种的选择和品种对环境适应双向作用的同化产物,尤其在贵州高原的低温、高湿、寡照生境下形成的禾类和旱稻等种质,在耐逆(包括冷、烂、锈等不良土壤因子)等特性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3)开展了地方稻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源、非sd1基因新矮源、双(多)胚等有利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筛选;(4)概述了立足贵州省情的稻种资源保存途径,建立了以高原异生境繁种为基础、国家种质库为保障的遗传资源保存保护工作体系。对目前贵州稻种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贵州稻种资源双(多)胚材料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异位胚作为识别标准,对2094份国内外品种进行了双(多)胚或双(多)生苗的筛选鉴定,结果发现双A32、双A33、双A34、双A35和双A40等5个品系双(多)苗频率交高,达10.86%~20.14%,将这5个品系分别与显性遗传标记紫色稻进行正反交测验表明,正交F1其绿苗应是由不定胚形成的,其植株在形态特性、结实率、千粒重等与平本相似,反交F1则均为紫苗;对18个双苗品系在不授粉吓通过化学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贵州外引稻种资源的性状鉴定与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905份来自47个国家不同类型稻种资源在贵阳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鉴定结果表明,株高95%的品种矮和半矮秆型,全生育期中迟熟类型偏多,农艺性状与抗病性,抗逆性综合鉴定表现出不同地域来源材料存在的同一性状上的某些差异,但也表现综合性状,抗病抗逆性强,可供贵州水稻生产直接利用或以之作材料供育种分类利用。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方稻种资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368份源于贵州不同生态地区的地方稻种资源与不同南类型雄性不育系殂汕97A、金23A、协青早A和K17A等进行测交,鉴定其F1育性。结果表明,在贵州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地方稻种资源存在一定数量对野败等类型雄性不育恢复的品种,并了其在裟育种中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稻种资源耐冷性鉴定与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比较了当前在稻类耐冷特性鉴定评价中普遍应用的鉴定方法的评价指标。稻种资源耐冷性鉴定中存在数量多,规模大,且材料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各种变异类型的特点,应本着具体情况与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性状指标进行评价。提出了室内芽苗期鉴定和高原异地自然生境下穗期鉴定相结合的耐冷性鉴定评价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贵州稻种禾类种质资源耐冷性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分别对286份和232份贵州稀有稻种禾类种质资源的芽期耐冷性和苗期抗旱性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禾类资源中存在丰富的耐冷,抗旱基因。耐冷性鉴定表现中抗(5级)以上品种179份,占62.58%,其中1组高抗品种46份,占16.08%;抗旱性鉴定表现强(1级)的品种有35份,占15.09%,5级中抗以上品种104份,占鉴定数的44.82%,筛选出耐冷抗旱的双抗肿质有9份。并就禾类资源的耐、抗时时 等优  相似文献   
7.
“七五”期间,将3762份贵州地方水稻品种贮入国家库,对4000多份稻种进行了农艺性状、抗逆性和抗病性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优良种质和双抗、多抗资源供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8.
核心样品种质库是体现作物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并促进有效利用的一项重要资源管理机制。构建贵州稻种资源核心样品种质库时,须遵生气勃勃跃要保证最大可能的遗传多样性,又要避免过多的遗传同一性材料、既便于管理,更有利于利用和交流;既是数量上的精炼,又是特色性优异种质研究成果的体现等基本原则。采取形态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鉴定为主,畏之同工酶等生化分析作为太评价指标,分层取样,逐层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贵州稻种核心样  相似文献   
9.
稻种资源轮种更新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稻种资源的轮种更新是其得以妥善而持续保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当前田间轮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为提高轮种质量,确保种质资源在轮种中更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高原异生境繁(轮)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物种质资源的繁种、轮种是种质资源常务性工作内容之一,是当前安全妥善保存与保护现有征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和遗传完整性(genetic integrity)[1~4],防止其得而复失的重要技术措施.从贵州省的自然生态条件出发,结合贵州稻种资源20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根据稻种资源的类型差异、保存状况和研究利用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和要求,在中高海拔地区开展异生境繁(轮)种技术研究,重点对贵州地方稻种资源繁(轮)种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