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与肥料混用是近几年农化结合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这项技术能使施肥、防病、防虫、除草工作一次完成,而且还有一定的提高药效作用。其主要优点是:1.能使除草剂分布更均匀,增加对杂草的杀伤机会;2.肥料能促进对除草剂的吸收;3.化肥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pH值,增强药剂的附着力,从而强化杀草机制;4.除草剂也影响化肥的肥效,大多数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原因是除草剂能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减少氮的损失。如扑草净和五氯酚钠,能明显抑制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中性土壤中施西玛滓,2,4-D钠盐和2,5-T能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2.
果实香气是重要的果实性状之一,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了红肉型耶四季桃爷和白肉型耶珍珠桃爷番石榴果实中的挥发性组分差异。在不同果肉类型的番石榴果实中检测到40种挥发性物质袁其中酯类物质种类最多,其次为醛类和醇类物质。红肉型耶四季桃爷番石榴果实挥发性物质种类要多于白肉型耶珍珠桃爷果实,尤其酯类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较白肉型果实高。白肉型番石榴果实中主要以醇醛类挥发性物质为主(84%),而红肉型番石榴果实中醇醛类物质含量为69%,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24.37%遥己醛和2原己烯醛为两种果肉类型番石榴果实中重要的醛类物质,乙酸-3-己烯酯则是重要的酯类物质。酯类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品种果实中相对含量的不同是导致果实香气类型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有利突变体多等特点。目前普遍认同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微重力、强幅射、转座子活化和高真空等,并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水平以及细胞学水平开展空间诱变机理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自1988年首次通过卫星搭载开展水稻航天诱变育种以来,已有9个育成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等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审定。鉴于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可望成为推动21世纪水稻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CRISPR/Cas9系统的结构及作用原理,分析了该系统的不足,重点阐述了该技术在林木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并对CRISPR/Cas9系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试验探索无单性结实能力和自然单性结实的荔枝品种在杂环脲类细胞分裂素诱导下产生单性结实果和异常果的可能性,【方法】应用研制的杂环脲类细胞分裂素2 mg/L,对廉江良垌镇果园无单性结实的桂味、广良红、妃子笑和单性结实的海南无核荔枝在花期喷施果穗,10-15 d再喷施1次,果实成熟取单性结实果、异常果和正常果样品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花期应用杂环脲类细胞分裂素,使无单性结实能力的桂味、广良红、妃子笑和单性结实的海南无核品种荔枝诱导产生无核的单性结实果和异常果,但单性结实和异常果的果实比正常果实小,桂味、广良红、妃子笑单性结实果和海南无核异常果比正常果的平均单果重分别降低112.2%、29.5%、93.1%和79.3%;桂味、广良红荔枝单性结实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比正常果高,而妃子笑单性结实果和海南无核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比正常果低。【结论】试验说明杂环脲类细胞分裂素可以激发某些无单性结实能力的荔枝品种的单性结实潜能,无单性结实能力的荔枝可通过化学诱导产生单性结实果。  相似文献   
6.
水田新生杂草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水田新生杂草的发生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广大稻农致富奔小康、水稻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干旱缺水的国家,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如果按人均计算则居世界109位,被列为世界人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水稻在农业用水中所占比例约占65%,但是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只有4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水稻基因型间耐铝胁迫差异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培方式,研究了铝对水稻耐铝基因型Asominori、日本晴和铝敏感基因型IR24、IR64的的生物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mmol/L铝处理条件下,水稻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被抑制,根冠比降低,细胞膜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POD活性和SOD活性降低,说明了铝胁迫造成了氧化伤害,影响了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平衡;Asominori和日本晴各项指标优于IR24和IR64,前者在铝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根冠比和保护酶活性以抵御铝胁迫产生的毒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磷高效基因型水稻种质,以14个不同基因型水稻为供试材料,对低磷和正常供磷处理下水稻分蘖期的生物学性状、磷的吸收利用效率、成熟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明显影响水稻的生长,分蘖期的株高、分蘖数、干物质量、磷吸收效率、单株产量分别低于正常供磷处理5.9~14.5cm,4.5~14.8,2.15~7.53 g/株,5.35~14.46 mg/株,0.5~13.4 g,而根冠比和磷利用效率分别高于正常供磷处理0.01~0.08,133.8~416.4 g/g,且不同基因型水稻间差异显著。说明筛选具有较高磷吸收利用效率和较高产量的水稻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野生仙人掌多糖,并用Sevage法对其进行纯化,通过测定DPPH·、NO2-的清除作用和其还原力,研究野生仙人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仙人掌多糖对DPPH·、NO2-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其抗氧化性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