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响应面法优化双孢蘑菇菌株W38液体菌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对双孢蘑菇新菌株W38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根据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模型并确定其最佳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小米粉49.90g·L~(-1),黄豆粉13.60g·L~(-1),KH_2PO_4 2.00g·L~(-1),MgSO_4·7H_2O 1.067 5g·L~(-1),初始pH 6.5,发酵时间7d,发酵温度24℃,摇瓶转速180r·min~(-1)。在此条件下,双孢蘑菇菌株W38液体菌种的菌丝体每100mL生物量可达2.35g,与初始培养条件下的菌丝体生物量相比提高了3.05倍,平均菌丝生长速度加快了14.7%。  相似文献   
2.
从军山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获得血清,用人A、B、AB、O型红细胞、鸡红细胞及部分细菌菌体检测了血清的凝集活力,同时进行了糖抑制、热稳定性及pH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血清能凝集人四种血型红细胞和鸡红细胞,其中对人A型红细胞凝集活力最高;能够和大肠杆菌发生凝集反应,但不能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凝集反应;凝集条件为pH5.0~5.8、温度4~37℃;1.0%的D-葡萄糖、D-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血清与人A型红细胞的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菌种生产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首道工序,关系着这一产业的成败。液体菌种以其具有培养时间短、发菌快、菌龄整齐一致、接种方便等优点,并有利于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食用菌生产企业的青睐,已成为食用菌制种产业的发展趋势。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液体菌种制作工艺及关键技术,分析了制约我国液体制种发展因素,并对国内液体菌种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1年驻村扶贫工作实践,分析溪边村劳动力、农业产业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党组织建设、推进实事工程、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帮扶贫困户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提出了溪边村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包括:培养年轻骨干力量,做好村级党建工作;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种养;项目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工厂化生产蘑菇透气袋菌种过程中每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确定影响蘑菇透气袋菌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CCP),针对每一个CCP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将菌种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以确保所生产蘑菇透气袋菌种的活力、成品率。在工厂化生产蘑菇透气袋菌种中引入HACCP,建立工厂化蘑菇透气袋菌种的HACCP体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建立几丁质和麦角固醇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W192液体发酵菌丝的2种细胞组分(几丁质和麦角固醇)进行测定,建立了双孢蘑菇W192中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与菌丝量的标准曲线。根据该标准曲线,对双孢蘑菇W192麦粒栽培种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以及相对菌丝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标准品分别与吸光度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0.9991和0.9996;W192菌丝体中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质量浓度分别与菌丝体质量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991;双孢蘑菇W192液体发酵纯菌丝(7d菌龄)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分别为121.93、6.145μg/mg;两种方法测定的双孢蘑菇W192麦粒栽培种(15d菌龄)的相对菌丝量分别为120.8mg/g(基于几丁质计算)和139.2mg/g(基于麦角固醇计算),并且2种方法均测出双孢蘑菇麦粒栽培种麦麸中的菌丝量超过胚乳中菌丝量的20~40倍。  相似文献   
7.
建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发酵液氨基氮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甘氨酸为对照品,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发酵液氨基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1%茚三酮显色剂用量1.5 mL,pH 6.5,沸水浴加热30 min,57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测定,氨基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1.55%)。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发酵液氨基氮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凤尾菇发酵液抗细菌组分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培养的凤尾菇发酵液为材料,浓缩后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级萃取,采用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数个组分,研究了各组分对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并对部分活性组分进行GC-MS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凤尾菇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硅胶柱洗脱组分Epsc1、2及正丁醇萃取物硅胶柱洗脱组Npsc1、2具有抗菌活性,其中组分Npsc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菌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为利用野生种质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双孢蘑菇新菌株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主栽品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了6个杂交新菌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并参照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U(UnitedNationsUniversity,联合国大学)、 IOM(Instituteof Medicine,美国医学研究所)、全鸡蛋蛋白3种氨基酸平衡模式谱,采用IOM模式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化学评分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野生种质创新杂交白色菌株福蘑63每百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46.76 g、必需氨基酸指数94.45、必需氨基酸比例41.72%、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得分86.73,在9个菌株中都是最高的。而野生种质创新杂交棕色菌株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碱性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以及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