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景楠  方海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6):174-177
针对传统家具设计的探索一直是古代造物研究的重点,而如何将其转化并为现代设计所用是中国现代家具发展的主要方向。以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为背景,从建筑、生活方式、外来文化和创新精神的角度,着重探讨了传统家具中“功能、结构和形式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性和先进性。该理念摒弃了将功能、结构和形式分而论之的做法,强调了三者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其目的在于挖掘传统造物理念与现代设计的共通点,进而在民族文化自省的基础上,实现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革新寻找切入点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陕西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和现实基础、人才振兴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陕西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及不足,探索陕西打造乡村"人才引擎"的实践路径,以期补齐"人才短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根据川中丘陵区内8个代表性站点1958—2014年月降水资料计算标准降水指数(SPI),通过游程理论识别不同类型的干旱事件,引入Copula函数计算不同类型干旱事件的联合概率以分析川中丘陵区内的干旱风险。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内发生季内轻旱、跨季轻旱、跨季中旱、跨季极旱,尤其是半年以上极旱事件的风险较高;区内不同类型干旱事件的分布特征不同,内江和宜宾站所在区域是季内重旱和季内极旱的高风险区,而巴中和阆中站所在区域是半年以上干旱事件的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师大多倾向于表现视觉化的传统元素符号,殊不知传统家具的灵魂存在于功能、结构和形式的综合框架之中,即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在"中国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新中国主义"的本土化创新理论,其目的在于分析传统家具中先进文化的脉络,探讨"中国风"、"新中式家具"等与核心理念的关系,并以当代设计中的"新中国主义"家具为例,详细而深入地论证"新中国主义"的本土化成长经历,及"新中国主义"发展的必要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