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风险,开展了一年十地的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20.0 mg·L-1范围内,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05、0.50 mg·kg-1和2.00 mg·kg-1添加水平下,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1%~112.3%和90.5%~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8.2%和3.5%~9.1%,检测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1。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中值(STMR)分别为0.16 mg·kg-1和0.12 mg·kg-1,最高残留值(HR)分别为1.44 mg·kg-1和1.48 mg·kg-1。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对...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电泳技术(CE),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已经在农药残留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有关有机杂环类除草剂的毛细管电泳检测未见报道,其检测的方法技术体系有待研究。为此,通过筛选和优化CE技术的相关检测参数,建立了五种有机杂环类除草剂(西玛津、氰草津、西草净、扑草净、特丁津)的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以10 mmol/L硼砂做为运行缓冲液,其PH为9.5;以3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7.5%甲醇溶液为最佳分离介质;运行条件的设置为:进样压力为0.5 psi,进样时间为5s,分离电压为15 KV,毛细管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21 nm),最终可以实现一次性对五种有机类杂环类除草剂进行高效、快速和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以金樱子枝条为材料,使用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α-萘乙酸(NAA)、多效唑(PP333)、2,4-二氯苯氧乙酸(2,4-D)、生根粉(ABT)六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100,200,500 mg·L~(-1)的溶液,浸泡0.5 h,然后扦插到基质中。结果表明:经100 mg·L~(-1)的ABT溶液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存活率可达73.33%,生根率可达80.00%,平均根数可达76.69%,最长根长可达13.13 cm,平均根长达9.73 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