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柴胡汤及加味对家兔解热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所创诸方,历经两千年的临床应用.疗效确实.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其中小柴胡汤(XCHT)又是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之一。文献记载,小柴胡汤诸多主治病证中,以发热为最。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热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细菌培养液和内毒索引起的感染性发热.另一种是非感染性发热:前者致热物质主要是各种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灭活菌体的分解产物,它们多为复合多糖类致热物质.后者多为化学刺激性发热。  相似文献   
2.
中药学本科专业的中药化学总黄酮实验的原教学方法简单、耗时,影响教学的安排和进程;改进后的中药化学总黄酮实验方法系统、清晰,并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白头翁根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头翁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用药用部位为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妇科阴道炎等。白头翁主要成分有三萜皂苷、白头翁素、白头翁英、白头翁灵等,其中对三萜皂苷类成分已有深入研究,白头翁地上部分含银椴苷等黄酮苷类成分。笔者等筛选了白头翁根总黄酮富集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槐米炮制品中鞣质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槐米来源于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干燥花蕾,性苦、微寒,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症。依据中医临床用药经验,槐米炒炭后能缓和其寒性,涩性增加,止血作用增强,鞣质具有收敛止血作用。有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儿茶、大黄等所含鞣质得到的结果与皮粉法和络合量法的结果接近。,笔者采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槐米不同烘制品中鞣质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50℃烘制的炒槐米鞣质含量开始有明显增加,180℃附近烘制得到槐米炭鞣质含量出现最高值,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炒槐米和槐米炭的炮制工艺和炮制原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杭菊花中黄酮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有四种规格,经过试验发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是它们共有的有效化学成分。本试验从杭菊花片的95%乙醇提取轴中,经萃取、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经显色等化学反应鉴定为黄酮苷类化合物,经红外、紫外、植磁共振光谱分析鉴定其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6.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头翁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白头翁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对白头翁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的差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白头翁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检测波长为488 nm。结果:白头翁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在0.25%~1.14%。结论:白头翁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地调查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资源.[方法]实地采样、文献研究、调查走访,对安徽省凤阳县勾几荼属(Berchemia)植物进行实地调查,鉴定其来源种质,并厘清勾儿茶属植物在该地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结果]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来源于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unda(Wall.)Brongn.)和牯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两者均集中分布于殷涧镇、刘府镇丘陵落叶林林缘及荒山次生灌丛环境,散见于大庙镇、总铺镇和红心镇等低丘的疏林及次生低矮灌丛中;目前凤阳县域对勾儿茶属的利用仅局限于嫩叶制作茶饮(商品名“藤茶”)的开发,且集中在殷涧镇宋集一处,早春清明前后采嫩叶制茶.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有2种来源,由于生态分布接近,花果期前采摘嫩叶,植物形态较为接近,所以当地不加区分开发利用,且全部依赖野生资源;多花勾儿茶对生态环境有一定要求,仅分布在落叶阔叶林中及林缘等特定生境,易受人为干扰;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资源商品化开发力度小,利用度低,并受制于野生资源分布.[结论]该研究为地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