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构建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将体系中的指标作为云滴,由云滴构成云空间,结合各指标对生态安全的贡献率对黑龙江省2003—2015年的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发展呈W型,从II级(危险级)上升到III级(敏感级)。经济系统安全指数最低;农业用水比例,农、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等指标抑制该地区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建设。建筑用地比例、耕地生态指数、工业用水比例、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对该地区的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建设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2.
依据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导向性和可接受性等原则分析与设计学生的评教系统。通过统计分析学生期末成绩与教师的评教得分,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成绩与评教结果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对经济专业教师,应依据学生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工科专业教师,应增强责任心,并适时的讲授一些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加强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解,均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以期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故障树理论为依据,从学生视角出发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定性剖析,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底事件的概率,进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课堂教学效果失效的概率为0.22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学生次之,教学环境位于最后;在基本事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个人魅力、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教师有的放矢的改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行农业水价标准过低的问题,选取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从农业用水全价值和全成本出发,利用能值理论分析确定农业用水价值,采用全成本水价法确定用水成本,结合现行水价制定不同情境下农业水资源定价方案;运用双对数模型建立农业用水需求价格函数,揭示水价提升带来的研究区域节水潜力,结合指数分析法确定农户可承受能力,从而判断所制定水价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020年,农业水资源全价值为0.594元/m3,地表水与地下水全成本分别为0.180元/m3和0.355元/m3;针对设计的3种阶梯水价调整方案,利用2005、2010、2015、2020年进行实证分析,过渡期和长期水价方案平均年节水量分别可达2.72×109、4.45×109m3,平均年节水潜力分别为12.74%、19.48%,且一阶水价均在农户可承受能力范围,确定为可行方案。本文为研究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了支持,可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农业水价到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土资源生态安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保障。该研究基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视角对DPSIR模型进行改进,针对水资源系统的复杂、不确定性,运用不同年份各指标对水土资源生态安全风险值的贡献程度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2003—2016年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生态安全风险等级为IV级(较高风险),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主因是正向指标农、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的降低,导致生态安全风险值的下降;后期上升趋势是由于负向指标生态环境用水比例的降低,导致生态安全风险值的上升。2003—2016年影响系统对水土资源生态安全风险水平影响显著,响应系统生态安全风险值最大、安全性低,驱动力系统安全性最高。生态安全建设的阻碍系统由社会经济转变为资源环境,主因是农业用水比例过高、严重制约生态安全风险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水土资源生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该研究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评价指标对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的贡献率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引入物元可拓理论,将水土资源综合效益特征及对应的特征量值作为物元,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0、2015年生态安全等级先上升后下降,经济安全等级低于生态安全等级,自然、社会安全等级高于生态安全等级。其辽宁生态安全最好,黑龙江生态安全状况最差。森林覆盖率、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对生态安全贡献最大。农业用水比例、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环保投资比例等指标安全等级低下,阻碍该地区的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发展。该评价结果可为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Friedman-Tukey投影指标中窗口半径不易确定,分析目前窗口半径确定方法不足,提出基于聚类思想窗口半径确定方法,改进投影寻踪模型,将其应用于黑龙江省各地级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改进模型优于原模型,所得投影点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异更大。空间差异分析表明,哈尔滨、齐齐哈尔、七台河、绥化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属于Ⅳ级,双鸭山、佳木斯、黑河、鸡西、鹤岗和牡丹江属于Ⅲ级或Ⅱ级,生态安全状况适中,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较好地区是大庆、伊春和大兴安岭,属于Ⅰ级。从自然因素上看,大多数区域属于Ⅰ级或Ⅱ级,表明黑龙江总体自然状况较好;从经济因素上看,经济状况差,改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能力有限;从社会因素上看,区域等级分布均衡,表明社会因素对土地压力适中,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运用水足迹理论,计算黑龙江省各地区2007—2012年的粮食水足迹,分析其粮食作物用水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用水量巨大,粮食作物灌溉用水量存在逐年增加的趋势,用于粮食生产的灌溉用水量占黑龙江省水资源消耗量的绝大多数。黑龙江省各地区的粮食水足迹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体上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粮食蓝水足迹明显低于绿水足迹,粮食生产对绿水的依赖度较高。黑龙江省粮食水足迹整体上小于单产需水量,部分地区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缺水现象严重。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黑龙江省2007—2012年的粮食绿水足迹和蓝水足迹均存在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性。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粮食产量较高,但粮食蓝水足迹比例较高,粮食生产比较依赖灌溉水资源,水资源消耗量较大。由于2009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降低,使得2007—2012年被分成2007—2008年和2009—2012年2个不同的时期,粮食水足迹在2个时期均存在逐年降低的趋势,粮食生产的用水效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