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研究来源于不同遗传类群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侵染寄主甘蔗防御酶活性变化差异,采用注射接种法,将5个不同遗传类群的代表分离物(分离物编号依次为16,24,25,47,89号)侵染抗病甘蔗品种Q171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测定甘蔗与甘蔗黑穗病菌分离物互作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5株分离物侵染引起的寄主甘蔗SOD、POD、CAT活性变化曲线中均存在2个酶峰值,抗病甘蔗品种Q171中PPO和感病甘蔗品种ROC22中PAL也存在2个酶峰值,接种后1 d出现峰值Ⅰ,接种后3~5 d出现峰值Ⅱ。其中峰值Ⅱ时期,5株分离物侵染的甘蔗上述5种防御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但不同分离物侵染的甘蔗SOD、POD、PAL活性的峰值Ⅱ大小及出现时间表现出差异,尤其是89号分离物峰值Ⅱ比其余4个分离物峰值Ⅱ出现时间提早1~2 d且峰值差异明显。初步认为89号分离物可能代表着与其他分离物不同的致病型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贵州省苏铁各栽培地发现一种叶枯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采集苏铁叶枯病叶片样本数份,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接种后出现的病害症状与直接采集到的病害标样症状一致,确定其为致病菌;对病原菌进行传统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形态与拟茎点霉一致;将待测菌株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相关菌株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该菌株与Phomopsis vaccinii(Gen Bank登陆号为:KC488259,JX846914)的同源性达97%。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株r DNA-ITS序列(Gen Ban登录号:JN417709)特征,确定苏铁叶枯病病原菌为Phomopsis cycadis.  相似文献   
3.
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NTPs 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0条引物,并利用这10条引物对10份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不同的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进行SCoT标记,结果共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8.6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8.60条。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的水平上,可将10个菌株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水杨酸和盐对香稻和非香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香稻品种农香18和非香稻品种华航丝苗为材料,设置水杨酸(SA)0,1 mmol/L和盐(NaCl)0,50 mmol/L浸种处理,测定了幼苗叶片和茎鞘超氧化物超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香稻香气2-AP含量。 SA、盐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浸后,香稻2-AP含量均显著增加。1 mmol/L水杨酸与50 mmol/L盐混合溶液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幼苗脯氨酸含量而对非香稻品种无显著影响;50 mmol/L盐溶液处理可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茎鞘POD活性及香稻幼苗茎鞘SOD活性;1 mmol/L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及香稻幼苗POD活性。SOD、脯氨酸和POD是水稻幼苗响应水杨酸和盐浸种处理的主要生理特性指标。盐胁迫下香稻2-AP含量增加, SA可缓解盐胁迫,同时可提高香稻2-AP含量。  相似文献   
5.
对入库的籼稻谷,在冬季以通风降温为主;气温回升时节,采用粮面散稻壳压盖,单面薄膜密闭粮面与门窗;夏季用窗式空调机膜下制冷,控制粮堆表层温度对整仓粮温的影响,延缓粮温的上升,使稻谷安全储藏顺利度夏,粮食储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6.
高大平房仓仓顶喷水降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自动温控程序对高大平房仓仓顶进行自来水间隙喷洒,从而降低屋面温度。此法对于降低仓温,减缓粮温的上升速度,有效控制粮温上升范围,抑制储粮害虫及微生物的繁殖,延缓粮食陈化,有较好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