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四川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了48份基础抗源与47份改良抗源的抗瘟性及农艺性状的总体差异,并对这95份供试抗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抗源与改良抗源总体上抗瘟性差异不显著,但农艺性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播始天数、单株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粒重及谷粒宽等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进。主成分聚类将95份供试抗源划分为2大类,Ⅰ类包括Ⅰ1、Ⅰ2、Ⅰ33个亚类共计47份材料,其中基础抗源及改良抗源分别占27.66%和72.34%;Ⅱ类包括Ⅱ1、Ⅱ2、Ⅱ3、Ⅱ44个亚类共计48份材料,其中基础抗源及改良抗源分别占72.92%和27.08%。并对抗源改造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以5个抗瘟性不同的杂交稻及其亲本为供试品种,测定接种稻瘟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氟酶(PAL)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动态,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POD、PAL活性与抗瘟性成正相关,在稻瘟病菌侵入早期,供试品种的CAT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与抗瘟性呈负相关和正相关。杂交稻组合的POD活性、MDA含量交化趋势与其恢复系一致,抗病杂交稻组合的CAT、PAL活性变化趋势与其恢复系一致,感病杂交稻组合的CAT、PAL活性交化趋势与其感病不育系和恢复系相近,表明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及其相关酶活性交化趋势与其恢复系和不育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72份广东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瘟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生态条件下对72份来自广东的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稻瘟病性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多数广东水稻种质在四川生育期属中籼中、迟熟类型,株高相对较低,分蘖较强,穗子中等偏小,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较低。通过农艺性状表型聚类可将72份广东水稻种质分为3大类,Ⅰ类20份,属中等穗型,平均结实率83.3%;Ⅱ类21份,属大穗型,平均穗着粒180粒左右;Ⅲ类31份,其生育期较短,植株较矮,穗子较小。稻瘟病抗性鉴定表明,颈瘟1~3级的抗病品种52个,占72.2%,其中丰丝占1号等6个品种叶瘟1~2级,颈瘟1级,高抗稻瘟病。对广东水稻种质在四川利用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